隨著《吐槽大會》的垮掉,熱度也越來越低,越來越少人還會在討論這檔節(jié)目。但畢竟是華國脫口秀類型節(jié)目的開山之作,而且也是目前的巔峰作品,當然,僅限于前十期。
所以,《吐槽大會》常常也會被一些網(wǎng)友拿出來緬懷一下。
去年的下半年,譚越最高光的時刻,就是擔任《吐槽大會》總策劃、主持人的那段時間,憑借如日中天的《吐槽大會》,譚越微博粉絲關注數(shù)突破了四百萬,人氣一度媲美一線大明星。
但隨著節(jié)目的落寞,譚越從《吐槽大會》的出走,沒有了熱度加持,譚越微博也漸漸變得安靜許多,仍舊有粉絲在評論區(qū)活躍,但已經(jīng)寂靜許多了。
而今晚,譚越本來漸漸沉寂的微博,又突然慢慢熱鬧了起來,多出許多新的id冒泡。
“看了《歡樂喜劇人》來的,怎么看網(wǎng)上很多人都在說譚越,這個導演很有名嗎?我怎么沒有聽說過啊?”
“不是這個導演有沒有名氣,是譚老師相當有名氣!《吐槽大會》就是他親手做出來的節(jié)目?!?/p>
“哈哈哈哈哈,從趙大寶那里過來的,我看節(jié)目的時候走就覺得那些槽點金句有《吐槽大會》那味兒,沒想到果然是出自譚老師之手?!?/p>
“譚老師絕對是搞喜劇的天才,難怪他從《吐槽大會》走了,那個節(jié)目就垮掉了,沒了他,嘖嘖嘖”
“譚老師,我支持您!這是您執(zhí)導的第一檔綜藝節(jié)目吧?超級棒呀!”
微博上,關于《歡樂喜劇人》的熱度一直在持續(xù)上升,起初還不明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晚上十點左右,微博熱搜尾巴上,還有一些論壇上,都開始出現(xiàn)《歡樂喜劇人》的字眼關鍵是,這些討論和之前那種沒有實質(zhì)性的水軍、機器人評論不同,是真的在熱烈的議論。
對于追蹤熱點,最靈敏的還要數(shù)娛樂小報們。
一些新聞媒體以追逐熱點為生牟利,造詣鍛煉出了一雙“火眼金睛”,察覺到了《歡樂喜劇人》這檔節(jié)目開始有些不對勁了。
聰明的報社編輯們已經(jīng)開始動手了。
以前是璀璨娛樂公司花錢請他們幫忙做宣傳、做營銷,而現(xiàn)在則是這群人開始主動去報道《歡樂喜劇人》。
一篇篇關于《歡樂喜劇人》的報道被刊登出來。
【擴寬了喜劇人的邊界——《歡樂喜劇人》。】
【《歡樂喜劇人》第一期開播,趙大寶、沈亮組合排名最高,你最期待誰?】
【喜劇節(jié)目難出爆款?《歡樂喜劇人》你看了嗎?】
【爆笑節(jié)目,全程無尿點,導演曾是《吐槽大會》總策劃?!?/p>
【《歡樂喜劇人》開播,十足喜劇嘉賓參與,誰是最強喜劇人?!】
媒體圈子,除了那幾檔核心主流媒體,盡皆追逐流量、熱度。隨著第一批媒體的報道,越來越多的媒體報社開始反應過來,有的深夜加班趕稿子。有的提前打好草稿,打算天亮之后第一時間把新聞寫出來。
現(xiàn)在對《歡樂喜劇人》進行主動報道的媒體,要比之前璀璨娛樂公關部門花錢雇的媒體多得多,畢竟娛樂圈里大包小包、營銷號、自媒體太多了,即使是那兩家一流娛樂公司,也遠遠沒有能力把這些媒體全都影響。
但現(xiàn)在有了熱點,不需要去找他們,這些媒體人自己便主動圍了上來。
這個周末的深夜,《歡樂喜劇人》慢慢發(fā)酵。
第二天,一早。
京城,長安大廈,璀璨娛樂公司。
雖然之前公司大力捧《歡樂喜劇人》,但大家伙都沒太注意,畢竟相比節(jié)目部門,藝人經(jīng)紀部門、電影部門才是核心,才是大家關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