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的環(huán)境沒有出現(xiàn),大家都變得很斯文客氣。
但本校領(lǐng)導們,還是將商議好的條件列表給出來。
羅廷銳拿起來掃了一下,就放下了,直接道:
“好,我代表我校同意。”
剎那間,以吳校長為代表的辦公室一眾領(lǐng)導們心底集體咯噔一聲:不好,要少了!
隨即,大家都看向坐在沙發(fā)上的李追遠,紛紛露出愧疚歉意的神情,總覺得對不起孩子。
吳新涵悲痛地吃下去一大口茶葉,心里比嘴里更苦澀:這是吃了沒經(jīng)驗的虧??!
雖然程序還沒走,但羅廷銳還是主動對李追遠伸出手:“李追遠同學,歡迎加入海河大學?!?/p>
李追遠站起身,和他握手。
這件事,調(diào)子,就算這么定下了,也是從即刻起,李追遠和薛亮亮,已經(jīng)算是成為了校友。
“亮亮跟我說,你也想去山城?”
“嗯?!?/p>
“那就一起去吧,也算是提前積累未來的工作經(jīng)驗了,先走實踐,理論往往會更好學?!?/p>
“謝謝院長?!?/p>
“叫老師吧?!?/p>
“好的,羅老師。”
這句話出來,辦公室里的領(lǐng)導們心里好受了許多,都是人精了,自然能從羅廷銳的名片以及自我介紹中,知道對方在學校,不,是在行業(yè)內(nèi)位于個什么地位。
大一大二能跟著老師進實驗室參與研究,已經(jīng)算是很難得的優(yōu)秀了,而小遠這里是還沒入學呢,就能跟導師出去做項目。
以大陸的人口基數(shù)以及國家對教育的推行和普及力度,注定不會缺人才,甚至都不會缺天才,可再厲害的天才,要是沒有平臺支撐,未來發(fā)展往往會不如次一級的人才。
羅廷銳走了,李追遠也回到了教室。
正是課間,譚文彬正在給周云云講題,而女班長,則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李追遠停下腳步,沒繼續(xù)往教室里走,而是靠著過道圍欄,看著下面風景。
他看見花圃里,正在栽種銀杏樹。
“喜歡么?”班主任孫晴的聲音從后面?zhèn)鱽怼?/p>
“嗯,喜歡?!?/p>
已經(jīng)有人進教室喊“老班”來了。
譚文彬面露遲疑。
周云云則催促道:“還沒講完呢,繼續(xù)講?!?/p>
在這方面,女孩比男孩要大方得多。
譚文彬笑著點點頭,繼續(xù)講了起來,這題,他也是聽小遠講過的。
孫晴則和李追遠并排站著:“吳校長聽很多考場里的人說,你喜歡交完卷后去看銀杏樹,就栽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