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三江那種我曾孫必須要回京里上大學(xué)的信念不同,山大爺一早就瞧出李追遠是個撈尸好苗子。
“好啊,你以后可以經(jīng)常來找我玩。”
在李追遠看來,潤生是自己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絕好紐帶。
“是嘛,那真好,呵呵,你是不知道,我爺身子不好,經(jīng)常要吃藥,家里本就緊巴巴的,而我還是個飯桶,唉。
來你家,我不光能吃得飽,還能給爺省點負擔(dān),等有活兒了,我再回去給爺干活兒撈尸,兩不耽擱?!?/p>
“你想長住?”
“啊,不行么?”潤生摸了摸頭。
“這得問我太爺?!?/p>
“那我讓我爺去和你太爺說,按我爺?shù)囊馑?,他走后,我就給你太爺干活了。”
“嗯。”李追遠點點頭,太爺年紀也大了,以后有潤生接班也不錯。
畢竟,撈尸人才是太爺?shù)谋拘校彩侵匾蜗?,太爺?shù)钠渌a(chǎn)業(yè),也是因為他是撈尸人才能有源源不斷的生意。
香燃盡了,潤生迫不及待地用筷子把飯菜和著香灰一起攪拌了,然后大口吃了起來。
李追遠好奇問道:“你不點香的話,真的吃不下去?”
“嗯?!睗櫳呁萄蔬吇卮?,“吃不下呢,吃到嘴里不光沒味兒,還直犯惡心?!?/p>
“那你吃過……”李追遠猶豫了一下,還是問了出來,“吃過死倒么?”
潤生一愣,馬上壓低了聲音,說道:
“爺警告過我了,我在外面不能說吃過?!?/p>
“那你得好好記住你爺爺?shù)木妗!?/p>
“當(dāng)然,我一直記著呢?!?/p>
李追遠很快就吃完了,看著潤生在那里繼續(xù)大快朵頤,心想他要是能早來兩天就好了,正好能趕上老太太的紙人壽宴,他一個人能摟一桌席。
午后的時間逐漸過去,臨近黃昏時,大家開始收拾東西,有人拿旗,有人拿幡,有人拿經(jīng)書、被子、枕頭。
組成一溜隊,走在田埂上,去往牛老太的墳。
隊伍最后頭的兩個人,不停地放著二踢腳,很輕松很寫意,點了火后,擱田地間一拋,就竄出去了。
李追遠幫著潤生拿了一面旗,至于秦叔,他沒走,而是遠遠地跟著隊伍,保持著百米距離。
牛老太的墳很小,雖說城里早已推行火葬,也對土葬采取嚴管,但農(nóng)村里土葬依舊還流行,但那種大肆造墳塋,水泥大封的場景確實不怎么看得見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小房子,老的是二層樓,紅磚碧瓦的,也有三層樓,還有三合院。
不知道的人走進這墳群,說不得還會誤以為進了主題是“鄉(xiāng)村建筑”的模型展。
牛老太的墳頭,則只是一個墳頭,是用鏟子在旁邊泥地里,挖出的一個“土帽子”。
上墳時,牛福作為老大,先將土帽子拿下來,牛瑞則拿鏟子新挖了一個,等上墳儀式結(jié)束后,再由牛蓮將新帽子放上去。
擺香燭,燒紙錢,燒血經(jīng),一切在劉金霞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