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魔都在特斯拉瀕臨破產的時候,扶了斯克馬一把,給出了各種優(yōu)惠政策,敞開了大門讓特斯拉來龍國建廠。
當年看到新聞的龍國民眾在網上罵得不可開交。
【不愧是魔都,對洋大人就是好,國產新能源不扶持,去助紂為虐幫特斯拉?】
【真他么服了,就見不得我們國產新能源起來唄?!?/p>
【幫著外人欺負自己人,我真的笑了】
當年的魔都,為了引進特斯拉,可謂是背盡了罵名。
從上帝視角看,魔都引進特斯拉,就為了制造鯰魚效應,刺激國產新能源的發(fā)展。
可事實上,真的只有這么簡單嗎?
很少有人關注到,當年魔都引進特斯拉的時候,和特斯拉簽訂了一項協議。
【要求特斯拉所有零部件必須國產化?!?/p>
很多人不知道這條協議的意義。
這么說吧,燃油車時代,為什么國外汽車稱霸龍國市場,讓國產汽車毫無招架之力。
究其原因,三個字。
供應鏈!
因為燃油車時代的汽車供應鏈產業(yè),幾乎全部掌控在海外巨頭手中,并建立了強大的專利壁壘。
博世、舍福樂、愛信、電裝、摩比斯
這些海外供應鏈巨頭,幾乎控制了全球燃油車的市場。
你想造車,就得購買他們的零件。
愛買不買,別無分號
顯然,龍國官方也知道,想要發(fā)展新能源汽車,單單靠電池,肯定是不夠的。
必須建立完善的國產供應鏈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