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白的老a6已經(jīng)洗好了,停到店外的空地上后,一群喜憨兒立馬抄家伙圍了上去,擦車的擦車,吸塵的吸塵。
店鋪里,馮軍還在皺眉沉思。
沒辦法,剛才蘇白的一通節(jié)奏,都快給他忽悠瘸了。
他得冷靜下來,想一下具體是怎么個事兒。
畢竟自己也曾經(jīng)算是個資產(chǎn)上億的老板,見到過的老板也不計其數(shù),知道的經(jīng)商理論也茫茫多。
按正常邏輯,作為公司,肯定是要考慮人工成本的。
既然是成本,就要盡量壓縮,員工工資能有多低就多低,能不漲就不漲。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更大的利潤空間。
最簡單的例子,勞務(wù)中介。
人家就是靠著你的工資賺錢,還想漲工資?你在想啥呢。
這樣才應(yīng)該是正常的用工思維。
可到了蘇白這里,卻一反常態(tài)。
馮軍敏銳地察覺到哪里不對勁,可一時卻想不起來,直到他看向從廁所里出來的蘇白時,這才終于明白,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出在蘇白身上。
換作是馮軍自己,他愿意掏那么多錢給員工嗎?
嘴上說說可以,但真到了財務(wù)劃賬的時候,看著龐大的人工開支,估計馮軍會心疼得直咬牙。
因為那些錢,本來可以是他的啊。
誰又會把自己的錢,無端端的給別人呢。
那蘇白,為什么又愿意這樣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