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擅長炒作的高胖子,當兩千三百公里的極限續(xù)航一出來,赤兔汽車立馬就火了。
無數(shù)得知消息的網友進入直播間,看著滿屏飄過的彈幕后,紛紛加入了臥槽大軍。
說完了最核心的電池配置,其他的車輛配置就乏善可陳了。
赤兔汽車從成立到現(xiàn)在,一直都沒有自己的獨立研發(fā)部門,就連外形都是外包的,是真正意義上的組裝廠。
對于組裝廠而言,你根本不能期望他們能拿出像樣的核心技術。
所謂的配置,也是現(xiàn)有的供應鏈廠家里,通過招標談判湊起來的。
正兒八經的東市買電池,西市買電驅,南市買底盤、北市買內飾,再交給擁有生產資質的合作車企貼牌組裝,齊活兒。
廣告再這么一打,牛皮再這么一吹。
這不是車?
這也確實是車。
只不過,和很多組裝廠一樣,為了可以掩飾自己組裝廠的標簽,明明是從同一個供應鏈廠家,拿的同樣的貨,但各家車企都會專門取一些高大上的配置名字。
比如由龍國電池聯(lián)盟共同研發(fā)的固態(tài)電池,被赤兔汽車買回去換了個包裝后,改名叫做“神行電池”。
不知道的,還以為固態(tài)電池是赤兔企業(yè)研發(fā)的呢。
真皮方向盤,那不叫方向盤,那叫水勒舵輪。
喇叭不叫喇叭,那叫靈悅鑾鈴。
座椅不叫座椅,那叫星河座艙。
四驅不叫四驅,那叫六轡控制系統(tǒng)
你不管它到底是啥技術,你就說沖這名字,它高不高級就完了。
還別說,當聽到這些名詞的時候,即便是蘇白,都聽得一愣一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