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政府方面,當然是希望陸家貴全盤接收酒廠的所有資產(chǎn)、土地、設(shè)備、債務(wù)、人員等等,一家伙將包袱全部甩掉,讓縣政府能夠輕裝上陣,集中精力干其他事。
陸家貴這邊自然不干,資產(chǎn)土地設(shè)備這些都好說,本來就是陸家貴的目標,但人員方面,特別是那些尸位素餐的干部,陸家貴是肯定不想要的。
酒廠為什么沒落?
除了已經(jīng)因為貪污腐敗、弄虛作假而導(dǎo)致被免職甚至坐牢的領(lǐng)導(dǎo)層外,中層干部的中飽私囊、胡作非為,絕對也是酒廠沒落的重要因素之一。
陸家貴在街面上混的時候,聽到了太多關(guān)于酒廠的、言之鑿鑿的流言蜚語。
將國企干部職工身份視為鐵飯碗的這些人,吃拿卡要、倒賣物資、以次充好、弄虛作假等等,太多了。
不將這些毒瘤清除出去,即使他將酒廠收購過來,也難以扭虧為盈。
因此,陸家貴表示,債務(wù)他可以全盤接收,但不能讓他一下全部還清,必須要縣政府出面,讓銀行寬限,他自己的資金,需要用來維持生產(chǎn)。
另外,人事方面,干部職工全部買斷工齡下崗,不再擁有鐵飯碗身份,這筆買斷費可以由陸家貴支付,但必須執(zhí)行。
買斷工齡之后,再進行定崗定額招聘,原崗位實際需要多少人員,原崗位的員工可以進行競聘上崗,工資和獎金加起來會比原來高,可以輕松達到200元以上。
不想在陸家貴麾下干活的,就自己找其他出路了。
其他的,陸家貴要求獲得酒廠100的控制權(quán),縣政府需要在土地、稅收、歷史遺留問題的方面給予最大限度的支持。
資產(chǎn)出讓都好說,最重要的就是人事方面的困難,許多干部是有級別的,恐怕愿意買斷工齡下崗的沒幾個,這需要縣政府安排其他工作。
即使工人,恐怕也有不少人不愿意下崗拿補償款,哪怕到其他小廠拿更少的工資,都要保留自己的國企工人身份。
但陸家貴毫不退讓,他可不愿意侍候這些官老爺,必須下崗,再重新競聘上崗,簽訂有年限的勞動合同,再沒有鐵飯碗之說了,不愿意的自己找縣政府安排,反正他的廠子以后就完全是民營企業(yè)了。
雙方的初步接觸持續(xù)了整整一天,基本達成一致意見,然后以周明易為首的財務(wù)審核小組開始入駐酒廠,審查酒廠的現(xiàn)有資金、負債、欠款、應(yīng)收款項等等財務(wù)信息。
另外,縣政府組成了酒廠改制工作組,趙縣令親自任組長,匯聚了縣里許多領(lǐng)導(dǎo)和各部門負責(zé)人、工作人員,開始處理酒廠的歷史遺留問題,特別是干部職工下崗買斷的問題。
陸家貴從滬城聘請的評估公司,加上縣政府、市政府派駐的審計人員,開始綜合評估酒廠的地皮、設(shè)備、生產(chǎn)線等資產(chǎn)價值。
至于品牌,原來的酒名陸家貴都不會用,連廠名都會改,自然也不存在什么品牌價值了。
被央視打假曝光的品牌,價值甚至可以說是負數(shù)。
收購酒廠最簡單的大致計算方式,就是總資產(chǎn)減總負債,剩下的錢就是陸家貴該支付給縣政府的費用。
在計算資產(chǎn)的時候,陸家貴當眾明言,讓審計評估組實事求是,土地、廠房、設(shè)備該計算多少錢就計算多少錢,既不要夸大事實,也不要刻意忽略不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