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呈內(nèi)容一般是先為自己辯解數(shù)百字,最后來一句:“好好好,原是我不配當首輔,那我辭職不干了?!?/p>
這個時候只要君臣之間的情分還在,皇帝還想讓首輔干活,那就會重重懲罰跳出來彈劾首輔的家伙。
很快地,那劉臺就被攆出京師,再也當不了言官了。
顧閑用同情的目光看向張居正。
張居正早些年在裕王府當試講學士,四舍五入也算隆慶皇帝的老師。
結(jié)果么,隆慶皇帝沉迷享樂,根本不怎么處理朝政。
據(jù)說有野史記載,隆慶皇帝在人生的最后階段嗑房中藥嗑嗨了,曾邊咬張居正的手臂邊說些宮闈之中的污言穢語!
可見這個學生不太行。
其次就是上頭那個彈劾他的劉臺了,這個學生也不怎么樣!
至于后來他一手教導大的萬歷皇帝,那更是恨他到恨不得把他挖出來鞭尸的程度。
姐夫啊,不如你還是莫當老師了!
張居正:?
怎么感覺這小子的眼神怪怪的?
顧閑還沒傻到在本人面前分享野史內(nèi)容,他一臉乖巧地聽完張居正的點評,才跑去看看自己燉的肉好了沒。
入梅后雨水多,最近才晴了幾天,今天中午瞧著又有點烏云密布的趨勢,顧閑便決定燉鍋肉補補。
下雨天沒有太陽,情緒也容易受到影響,須得吃點好的快樂一下。
正好今天的棒骨很不錯,顧閑早早把它洗凈放進深鍋里燉,這會兒掀開鍋蓋一看,里頭的肉湯咕嘟咕嘟冒著泡,肉香更是一下子溢了出來,引得墻外經(jīng)過的行人都忍不住深深吸了下鼻子,心道張居正家今晚吃的什么?怎么這么香?
顧閑拿筷子往棒骨上戳了戳,見筷子能輕松插進肉里,便知曉肉已經(jīng)燉好了。
這樣的大骨頭倒是不必費心擺盤,大可連著湯端上去讓大家自己撈,這樣到自己碗里的棒骨還熱騰騰的,吃著更香。
為了配這鍋燉肉,顧閑還蒸了桶飯,那米飯粒粒晶瑩,米香十足。
別說配著肉吃了,只澆上那么一勺湯汁就能讓最不愛吃飯的小孩都香到把碗底都舔干凈。
中國地大物博,大江南北的口味是不一樣的,顧閑沒有托大,晚飯仍是只負責做了這么一道菜,其他菜依然由掌廚的比照著張家人過去的口味做。
掌廚的聞到那鍋燉肉的香味,就曉得自己今晚做的菜估計又要剩下了。
好在剩菜底下的人還能分吃一輪,倒也不浪費。
經(jīng)過這幾天旁觀顧閑做菜,掌廚的算是服氣了。
只簡簡單單的一道燉肉,他做起來就是不一樣,每道工序看似尋常,實際上別人很難像他這樣處理得又快又細致。
總感覺顧閑進入做菜狀態(tài)后,整個人都像隔絕于世界之外,他的眼里只剩下把菜做好吃這件事!
如今凡是顧閑要動手做新菜,掌廚的會先占領最佳觀摩位置,遇到不知道為什么要那么做的步驟還會虛心發(fā)問。
只要能學到顧閑五六成本事,他們哪怕不在張家做工了也能找到其他好東家。
鄭大也一直跟在旁邊打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