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大早,老太太就把老三夫妻兩個叫了過來。
昨天他們跟族老商量了好久,按道理陳脩楊算是鳩占鵲巢。如今陳不倦這個親生兒子回來了,陳脩楊應(yīng)該回到他該回的地方才對。
但是調(diào)換孩子的事情是大人做的,陳脩楊只是個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加上陳家養(yǎng)育了他十二年的時間,十二年就算是只狗也有感情了,不是一句說要送回去就能送回去的。
更何況,那家人私自調(diào)換兩個孩子,后來更是把陳不倦給賣了。陳家這邊派人過去調(diào)查后,肯定是要報官把他們抓起來的。
到時候那邊沒有了大人,就只剩下幾個小孩子。陳脩楊一個人過去人生地不熟的,還要肩負起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陳家這邊是怎么也狠不下心的。
就算是不喜歡陳脩楊的老太太,也沒有辦法對一個親眼看著長大的孩子這樣絕情,就更別提親自撫養(yǎng)他長大的陳家老三夫妻了。
所以昨天一群人商量了好半天,還是族里最有威望的一個叔公做了決定。
“那就把陳脩楊這孩子也留下,雖然咱們陳家不算多么富貴的人家,但是想多養(yǎng)活一個孩子還是容易的?!?/p>
不過就算答應(yīng)了,把陳脩楊這孩子留下來,卻不打算把他們兩個放一起養(yǎng)。
雖然說做出調(diào)換孩子的是大人,兩個孩子在這件事情上都不知情。
但是陳脩楊是受益者,陳不倦是受害者。兩個孩子之間的差距太大,放在一起養(yǎng)早晚會出事。
為了防止兩個孩子在一起被別人對比,也是為了能夠讓他們心里輕松一點,陳家的人就打算把他們分開養(yǎng)。
至于兩個孩子要如何養(yǎng),要分別放在哪里養(yǎng)?
就是今天一大早上,老太太把老三夫妻叫來的原因。
本來以老太太的意思,是想要把陳脩楊送到莊子上去,讓老三夫妻和陳不倦培養(yǎng)下感情。
但是也不知道昨天晚上,陳脩楊跟這對夫妻說了什么。兩人聽說老太太想要把陳脩楊送走時,兩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