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入曉,沈蓽獨自站在宮城之上,目光流轉到千里之外,看著遠方如星辰點綴的燈火璀璨。
她理了理腦海中亂如麻線的思緒。
僅一個月,上都城風雨變換,早已不復往昔。
恍惚間,銀翠上前來稟:“公主,嚴少卿求見,奴婢已讓他在聽政殿侯著了。
”沈蓽目顯疑色,白日玄武大街經(jīng)嚴子琛之手放走寧策吾一事傳得沸沸揚揚,褒貶不一,有說他顧念師恩,有人罵他通敵反謀。
言官上奏彈劾的本子堆積如山,皆道他私放要犯,實乃齊悅罪人。
如今正是火燒眉毛的檔口,他不是應該在家暫避流言,這會子進宮干什么?難道是陶璟之一案有眉目了?沈蓽思及此,提起裙擺就往聽政殿走。
……殿內(nèi)寂靜無聲,沈蓽進門看到一位身著紫袍、腰束白帶的少年站得筆直。
一道聲音從后方響起:“嚴少卿有何要事,怎的深夜著急面見本宮?”沈蓽剛言罷,面前男子突然掀起官袍跪下,取下頭頂上的烏紗帽。
“臣私放叛賊,罪該萬死,特來請命辭去大理寺少卿一職,唯愿長公主開恩,莫遷怒下官族中之人。
”沈蓽見他是為放走寧策吾一事負荊請罪,只是,這件事純屬巧合,她并未因此事對他不滿,如今朝野動蕩,群臣對她執(zhí)掌朝政一事頗為惱怒,私下都罵她惑亂朝綱的妖女,嚴子琛雖與寧策吾有舊交,但其品性剛正,為官忠貞,現(xiàn)下自己瑣事繁多,分身乏術,正需要這樣的人助力。
沈蓽問:“嚴少卿打算就這樣卸下本宮交給你的任務?”她意指徹查陶璟之一案的事。
“臣如今乃是懷罪之身……再擔此重任,恐有不妥。
”嚴子琛仍堅持著。
沈蓽不言,而是從高階案臺上取出一冊卷本,蔥白的指尖翻動書頁,停在某處后遞給了他。
“你看這個。
”沈蓽指在朱紅勾勒過的一頁,“按照卷宗所述,陶璟之當年因圖蘭地震,欽命前往賑災,結果私通外敵、謊報災情、貪圖災款數(shù)罪并罰,這才被殺頭……”“可這案卷上并未寫明他與哪國勾結,又如何私通,怎么就這樣著急將他處死?”沈蓽捏著案卷要遞給嚴子琛,此案乃是大理寺負責,案宗也是由他們整理,可其中的記錄怎會如此草率,他只能向嚴子琛要一個說法。
嚴子琛接過仔細查閱,其實這份卷宗他已經(jīng)看過很多次了。
他目光晦澀,有些難言道:“此事涉及一樁陳年隱秘……”他頓了頓,“當年大理寺將陶璟之收押后還未來得及審問,他就服毒欲要自盡,太醫(yī)們拼死才救回一條命來,可惜彼時他的嗓子已經(jīng)啞壞。
后來又不知被何人挑斷筋骨,粉碎指骨,竟成了一個口不能言、筆不能握的廢人。
”“廢人?沒有口供和證據(jù),如此便斷了他勾結謀逆的罪名?”嚴子琛當時同樣也對這處產(chǎn)生疑問,思忖著道:“后來是抄末家產(chǎn)之時,于陶璟之私宅中翻出一紙與厥然的盟紙,原來他們在圖蘭時就早有勾結、意圖謀反。
聞此,朝野震駭,百官彈劾,先皇大怒才將其問斬。
”嚴子琛頗為上心此案,這幾日翻遍案宗,并詢問了當年所有在職的大理寺老官,將收集到的一一告知沈蓽,沒有任何隱瞞。
“與厥然勾結?”沈蓽來回踱步著,消化著這個信息。
心里的直覺告訴她,這樣突然出現(xiàn)的證據(jù)最有問題。
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又為什么留下這么大的證據(jù)在家中?真相怕是遠遠不及看到的這樣。
“當年此事,圖蘭百姓是何態(tài)度?”“圖蘭人位于西北邊境,與望鄉(xiāng)關僅五十里之隔。
據(jù)說,因當?shù)厝藢ψ骒簟⒐释燎楦猩钪?,若是離開視為不祥,這才世世代代生活于此,同時也飽受地動的反復折磨。
”嚴子琛平靜說著,“陶璟之去后,開放糧倉、沖擊豪紳兼并土地,那些災民便奉他為生祖,甚至建生祠,傳贊曲,威望早已僭越朝廷。
”“后來他死后,圖蘭甚至發(fā)生暴亂,還是被地方鎮(zhèn)壓下去才得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