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將軍,在您一舉擊敗戎人并且斬下他們的白色大纛后,配合步卒們掩殺,前線的戎人都完全陷入了潰敗。
根據(jù)余統(tǒng)領最新的偵查結果,戎人部族首領們都已經(jīng)退到了百里之外不斷在收攏潰兵,目前已經(jīng)收攏了三萬左右?!?/p>
衛(wèi)超當即毫不猶豫地回答道。
“收攏了三萬潰兵?沒想到對方居然如此韌性十足?!?/p>
薛云聞言都不由皺了下眉。
無非是這個數(shù)字有點超乎了他的預料。
不過仔細想想。
當初魏帝率軍北征都還直接擊破過戎人主力,最后還不是讓戎人迅速收攏潰軍反敗為勝。
由此可見,只要不能一戰(zhàn)徹底打殘戎人,戎人便有辦法重新組織起來。
“是的,屬下覺得戎人是不可能輕易善罷甘休,很可能會再次向我們發(fā)起進攻?!?/p>
衛(wèi)超神情相當嚴肅。
以他對戎人的了解與綜合斥候匯報來的消息,從而讓他得出了這個判斷。
再者。
戎人這次大敗完全屬于意外。
或許是他們根本沒想過薛云率領麾下騎兵們的沖鋒會如此兇猛。
猝不及防之下便讓他們突破了重重防線,一舉殺到了中軍大纛附近。
這使得戎人高層首領都不得不選擇后撤,結果引發(fā)連鎖反應導致了戰(zhàn)場上全面潰兵。
站在戎人的角度來說,他們明顯是不服氣的。
且不提本來他們便兵力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
最重要的是在薛云率軍沖殺到中軍大纛前,戰(zhàn)場上依然在戎人的掌控之下。
尤其是側翼上萬的騎兵突入戰(zhàn)場后,幾乎都要奔著全殲薛云他們而來。
熟料薛云他們實在沖得太快太猛。
未等他們成功攔截分割,所有兵馬都已經(jīng)一股腦殺到中軍大纛了。
戰(zhàn)場上的形勢往往變幻莫測。
僅僅是大纛后撤,造成的影響便使得戎人瞬間陷入了絕對的劣勢。
若是當時大纛沒有后撤,戎人中軍拼死堵截住薛云他們。
那么最后大敗乃至全軍覆沒的一定會是薛云他們。
可惜世上沒有如果。
再如何悔恨都無濟于事。
“此役我們?nèi)〉玫膽?zhàn)果如何?”
薛云對此并不意外,反而關心起了另一個重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