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任
李紅昭慢條斯理的放下書卷,看向楚致淵。
楚致淵看到她所讀之書,卻是一位大貞的大學問家周紀昌所述之《三朝古今述論》。
里面寫了關于大蒙與大景大貞為何不能共存,為何一直戰(zhàn)事不休。
分析得頗為深刻,但見解就沒那么深刻了。
大景與大貞同出一源,乃兄弟之爭,而大蒙與大景大貞則不同,一直戰(zhàn)爭不斷不僅僅是因為宿怨,也不僅僅是利益,而是涉及到更深的層次。
涉及到了兩種文明之爭。
楚致淵看過這本書薄冊,覺得深以為然。
不過這冊子所說又有些夸大,將諸多復雜的因素摒除,放大了某一種因素。
觀點頗為極端的。
楚致淵道:“覺得這書所寫可有道理?”
“有一些吧?!崩罴t昭輕蹙黛眉:“似是而非,極具煽動性。”
楚致淵笑看著她美艷臉龐。
李紅昭哼道:“這姓周的,居心不良?!?/p>
楚致淵道:“很多人都看過這書,在大景廣為流傳,幾乎關心朝政的都有一本?!?/p>
李紅昭道:“他這是唯恐大蒙與大景大貞打得不激烈。”
楚致淵道:“至少關于大景與大貞說得很好。”
李紅昭哼一聲道:“我們大蒙與大景是文明之爭,是根于源頭的戰(zhàn)爭,你們大景與大貞是兄弟鬩墻,可笑?!?/p>
楚致淵笑看著她。
李紅昭道:“說來說去,皆是利益之爭罷了,哪有什么高下?”
楚致淵笑道:“總要給我們與大貞分分合合找個合理的借口,兩邊的百姓都更能接受。”
李紅昭可謂一語道破玄機。
說來說去都是利益之爭,什么兄弟鬩墻,不過是美化的說辭。
大景與大貞確實文化同源,風土人情相差不大,與大蒙迥然有異。
可文化同源與否,風土人情相差大不大,跟利益相爭都沒關系。
涉及到利益,別說兄弟,便是父子也一樣你死我活。
大景與大貞分分合合,完全決定于大蒙的起起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