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快步走到池邊,對著池中的李徹躬身行禮:“臣霍端孝(越云),參見殿下!”
李徹哈哈一笑,直接從水中站起身,朝兩人伸出手:
“正則,子龍,一路辛苦,快快下來,咱們水里說話!”
霍端孝和越云分別是李徹最喜歡的文武大臣,兩人雖深得寵信,但君臣之禮從不廢弛。
兩人再次躬身道謝,這才解衣圍巾,小心地步入池中,在李徹下首尋了位置坐下。
滾燙的池水讓霍端孝緊鎖的眉頭也舒展了幾分,越云則閉目深吸一口氣,似在驅(qū)趕身上的血氣。
李徹重新靠回池壁,掬起一捧熱水澆在臉上。
這才看向二人,目光炯炯道:“好了,說說吧,新羅那邊是怎么個結(jié)果?”
眾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在霍端孝身上。
霍端孝清了清嗓子:“回稟殿下,新羅百濟之事已畢?!?/p>
“新羅女王及其世子、王室成員、心腹重臣共計一百三十七人,于王京泗沘城外十里坡,盡數(shù)伏誅?!?/p>
“越云將軍親自監(jiān)刑,梟首示眾三日。”
“其國庫、王宮財貨,按殿下事先吩咐,七成留下發(fā)展新羅之地,三成由我軍押運回奉?!?/p>
池中響起幾道輕微的吸氣聲。
楊忠嗣眼中精光一閃,陳規(guī)、王崇簡則面有戚戚。
李徹卻是面色平靜,只是微微頷首,示意霍端孝繼續(xù)說。
“百濟王族還算乖巧,但軍中多有負隅頑抗之頑固派,皆已經(jīng)清除干凈?!?/p>
“由百濟軍隊配合,守夜人執(zhí)行,全部斬首示眾,共計七百六十三人?!?/p>
“百濟王感激涕零,親自手書國書,言明新羅乃背信棄義之輩,罪在不赦。殿下討逆,乃替天行道,百濟絕無任何反對?!?/p>
“百濟王愿舉國投我奉國,并遙奉大慶陛下為父,世代為奉國東藩,永不背棄?!?/p>
“國書在此?!?/p>
霍端孝從池邊托盤上取過一個密封的防水銅管,雙手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