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眼百濟王的國書,李徹不屑地撇了撇嘴。
沒有接過來,只是揮了揮手,冷笑著開口道:“這百濟王倒是會順桿爬?!?/p>
若是在之前,百濟奉大慶為父國,那對大慶來說絕對是一件喜事,屬于外交上的重大勝利。
可現(xiàn)在是什么局面?
東亞地區(qū)奉軍一家獨大,百濟沒了兵權和外交權,那就是砧板上的一塊肉。
這時候搞父慈子孝這一套,那是往他們自己臉上貼金!
池水氤氳,熱氣蒸騰。
李徹靠在光滑的池壁上,閉著眼享受熱水的熨帖。
手指在水中無意識地敲擊著池壁,發(fā)出沉悶的聲響。
片刻后,李徹緩緩睜開眼,目光掃過幾人:
“如今新羅已滅,高麗早成過往煙云,奉國東南就剩一個百濟,像根軟刺卡在喉嚨里。”
“他們倒是乖覺,交了兵權,遣散軍隊,奉我為主?!?/p>
“可那收稅權和任官權還死死攥在手里,本王總覺得不甚痛快?!?/p>
他頓了頓,目光銳利起來:“說說,怎么把這根軟刺拔了?”
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到霍端孝身上。
術業(yè)有專攻,此等謀國之大事,還要看這位能臣。
霍端孝往池邊挪了挪,伸手從池邊托盤上取過兩只空的白瓷茶杯。
“殿下。”霍端孝字句清晰地開口,“百濟如今已是一具空殼,其兵權、外交在我奉國,民心也早已被連年的戰(zhàn)亂熬得油盡燈枯?!?/p>
“其所恃者,無非兩點:一曰財權,二曰官權。”
“然,此二權看似為其根基,實乃其催命符也?!?/p>
他伸手拿過兩個茶杯擺在面前,分別代表百濟的財權和官權。
霍端孝豎起三根手指:“破此二權,無須刀兵,只需三策連環(huán)?!?/p>
李徹眼前一亮:“還請正則教我?!?/p>
其他人也都安靜下來,洗耳恭聽。
霍端孝緩聲道:“第一策為釜底抽薪之策!”
“百濟雖小,亦有田畝賦稅支撐,然其國小民疲,倉稟空虛久矣?!?/p>
“殿下可令戶部,以‘體恤藩屬,共抗災年’之名,大開我奉國糧倉,向百濟平價傾銷糧食、布匹、鹽鐵等一切民生必需之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