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央求姑母收養(yǎng)蕭徹,姑母起初是不同意的。
然而,有一天,蕭徹送我回來時,姑母偶然間見到了他的臉。
她沉默了一會兒,緩緩開口:“你可愿和昭昭一塊住在此處?”
就這樣,蕭徹養(yǎng)在了姑母名下。
自此,我和他日日一同去太學,一同背書,一同玩鬧,一同被罰。
春去秋來,日子便這樣一天天的過了許多年。
我以為可以一直這樣下去。
可在十三歲那年,不知是從哪天起,蕭徹便時常躲著我。
沒過多久,他又恢復(fù)如常,如往常般對我很好,甚至更甚。
帶我出宮玩,給我買喜歡的桂花糕。
我也沒做多想,
現(xiàn)在想來,興許從那時起,他便知道自己母妃被毒殺的真相了。
重新接近我,對我好,是因為已經(jīng)想好了怎樣復(fù)仇。
從他得知真相的那天起,我就只是他復(fù)仇計劃中的一顆棋子。
而我沉溺于對他的喜歡之中,對此卻一無所知。
我習慣了他的陪伴,習慣了兩個同樣都失去母親的人之間的相互慰藉。
也自然而然喜歡上他。
然而我卻忽略了,那些‘般配’、‘天作之合’都是別人說的。
他從未,說過他喜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