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未度過這樣矛盾的一天。
遇到一件極度作嘔的事,可又遇到一個極度溫暖的人。
他突地想起張榮亞的話——“你肯定是喜歡男生的”。真的嗎?真的是這樣嗎?為什么自己會跟張榮亞那樣的變態(tài)一樣,喜歡同性?
或者他并不是張榮亞那樣的變態(tài),他只是由于吊橋效應(yīng)作祟,對賀睿峰有了錯覺。
吊橋效應(yīng)多久能過去?
沒關(guān)系,他可以觀察,可以等,最后肯定能夠得出結(jié)論。
鄧成寧將這件事先放到一邊,想了想,編輯了一段話,發(fā)給了張榮亞,隨即將他拉黑。
“我下午打電話問過學校,后門的監(jiān)控是運行的,有任何意外,想查就能到監(jiān)控室服務(wù)器上查看回放。并且,學校后門的街道還有其他攝像頭,報警后,想查就能查到。兩個要求:
灰_003
賀睿峰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鄧成寧思索。
賀睿峰是一個跟他完全不一樣的人。
從小到大,鄧成寧一直是個性偏冷淡的人,朋友很少,但不至于一個都沒有。直到初三他父親意外離世,他們家開始陷入痛苦,他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愿與人交流。初三時,還有一兩個朋友能夠安慰他,時不時關(guān)心他。升上高中,與初中的朋友不在同一個學校,聯(lián)系漸漸沒了。
而高中的鄧成寧,越發(fā)沉默,幾乎不與同學交流。
他愿意回答同學的問題,但跟每個人都只是點頭之交。整整一年同班下來,只有他同桌跟班長加了他微信,其他人大概都覺得他是一個孤僻、冷漠、無法靠近的人吧。
當然,這就是事實。
班里的集體活動,鄧成寧從不參加。他一直在學習,不斷地學習,參加奧數(shù),還要保住年級第一的位置,這些已經(jīng)讓他精疲力盡,無法再進行任何其他活動。
而賀睿峰則相反。
如果要評選班里最受歡迎的人,賀睿峰一定勇奪第一。課間操、體育課,他一定是第一個站起來招呼大家盡快下樓的人;運動會,他報名項目最多,一整天從早比到晚,無數(shù)的同學簇擁著他,從操場的這頭到操場的另一頭,幫他加油;下午放學,班里一群男生擁著他,紛紛要他加入自己這隊一起打球。
大概是集體活動參加得太多了,無法再分出精力學習,賀睿峰的成績慘不忍睹。
鄧成寧看著聊天記錄里上一學年最后一次期末考、老師發(fā)在高一班級群里的成績單,感到無法置信。
年級排名524。
鄧成寧第一次有“心跳加速”這種疑似喜歡上某個人的反應(yīng)。
一周過去了,他仍然十分在意賀睿峰,在意到在以前的班級群里、在學校的網(wǎng)站上查找任何關(guān)于賀睿峰的痕跡。
在學校網(wǎng)站上,找到了賀睿峰參加市運動會獲獎的照片時,他看了很久。賀睿峰是那種五官端正的帥,濃眉大眼,鼻梁挺直,身材高大。鄧成寧無法自控地覺得穿著運動服戴著獎牌并一臉微笑的賀睿峰很帥,他把照片保存了下來。
但當看到成績單上的年級排名524時,鄧成寧立刻覺得,這種不正常的荷爾蒙分泌,肯定很快就能過去。
這么想,鄧成寧的負罪感立即少了很多。
他不想變成像張榮亞那樣的變態(tài),不想讓他媽媽承受兒子是同性戀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