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老夫人當然記得陳大山了,就是送了靈狐的那位。
她對紫瑩說:“去,讓顧寶給送一份禮物過去。”
“哎?!弊犀搼?yīng)著就出去了。
顧寶一聽說要給陳大山家送禮,當然愿意跑這個腿了。
顧府送禮,代表的是顧府的顏面。
不過,送禮物也要看人的。
像陳大山他們這樣的農(nóng)戶家里,送一些實際的東西才好。
要是送屏風、筆墨紙硯這些東西,倒是挺值錢的,但是人家用不上啊。
於是,他跟著紫瑩到庫房去領(lǐng)了一匹布,又領(lǐng)了一個純銀的長命鎖,另外又去賬房支了二兩銀子。
顧寶帶著禮物來到了陳大山家。
陳大山家這個時候非常熱鬧,外面的桌子上已經(jīng)坐滿了人。
每家每戶都來人了,一家至少來了兩口人,有的一家來了三口,還有來四口的。
來的人多的是因為夫妻兩人都來幫忙了,孩子理所當然的就跟來了。
來了兩口人的,差不多就是一個大人帶一個孩子。
也有帶兩個的。
他們早早的占了位子,等著主家上菜了。
大家看到顧寶趕著馬車過來了,都好奇的超這邊張望。
顧寶不慌不忙的從車上跳下來,把馬栓在遠處的樹上,拿上禮物就朝陳大山加走來了。
接受眾人的矚目,他覺得自己的臉上還是挺有榮耀的。
畢竟,他拿的禮物很多啊,有面子。
陳大山家的院子里是有禮桌的,坐在禮桌後的是里正跟何大夫。
他們識字,能記賬,誰家送了多少禮,都是有數(shù)的。
之所以弄兩個人在,也是為了做個見證。
回頭跟主家交賬好交啊。
要不然,空口無憑,想怎麼記就怎麼記,那不是容易貪w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