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風暴中,楊鳴的產(chǎn)業(yè)同樣未能幸免。
但與其他勢力相比,他的損失卻顯得微不足道。
早在專案組進駐納市之前,他就已經(jīng)下令旗下產(chǎn)業(yè)收斂鋒芒。
這個決定最初在手下中引起一些質疑的聲音,而今卻成了印證他眼光獨到的明證。
江湖中人最敏感的,莫過于對靠山的嗅覺。
楊鳴這種近乎預言般的判斷,讓他在手下心中的形象愈發(fā)深不可測。
坊間的揣測紛紛揚揚,有人說他在省里有通天的關系,也有人認為這就是他敢于挑戰(zhàn)張志強、與翰海決裂的底氣所在。
然而,真相往往比傳言更加簡單。
楊鳴背后并無什么顯赫的靠山,這個至關重要的信息,不過是通過遠在保市的喬家傳遞而來。
但他對這些傳言既不否認也不澄清。
在道上混,神秘感有時比真實的實力更有價值。
讓手下去猜測、揣摩、揣測,反而成了塑造他這個“大哥”形象的絕佳催化劑。
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暴,最終成了檢驗各方實力的試金石。
有人在混亂中敗落,有人在變局中崛起,而楊鳴,正以一種近乎平靜的姿態(tài),在這場勢力重組中謀劃著自己的位置。
而張靜,這個翰海的“掌舵人”,一直以來都面臨著一個問題。
作為一個女人,如何在這個由暴力、血性和江湖氣構建的圈子里確立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
(請)
鳳凰涅槃
半個月的掃黑風暴雖然在表面上重塑了秩序,但黑道那些根深蒂固的規(guī)則和認知,卻不會因為一場行動就輕易改變。
張志強的離世,雖給了她名正言順的繼承權。
然而,在這個靠實力說話的世界里,“張志強的妹妹”這個頭銜遠遠不夠。
王偉之所以能夠掌控翰海的戰(zhàn)斗部隊,不僅僅是因為他是張志強親自挑選的人,更重要的是他用血與火寫就的履歷。
他從翰海的底層摸爬滾打,一次次用拳頭證明自己,一步步在兄弟們眼前立威,這些都是無法被輕易復制的資本。
而張靜不可能踩著細高跟,提著鋼管帶領手下去砸場子。
也不可能像個糙爺們一樣,親自去處理那些見不得光的勾當。
這種與生俱來的性別局限,成了她最大的軟肋。
單純用金錢收買人心,在這個靠血性立足的圈子顯得蒼白無力。
試問,誰愿意在刀光劍影中,跟隨一個永遠無法并肩作戰(zhàn)的女人?
反觀楊鳴在納市的崛起之路,幾乎是一部完美的黑道傳奇。
他初到納市時那場轟動一時的包廂之戰(zhàn),為他贏得了“包廂戰(zhàn)神”的威名。
隨后,為兄弟花雞復仇,手刃曼弄街道的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