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張三先生當(dāng)面!請恕我們眼拙,是真沒想到張三先生您居然這般年輕!難怪能寫出此等驚世之作!有‘一蓑煙雨任平生’和‘卻道天涼好個秋’這般佳句珠玉在前,‘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也就可以理解了!”
年齡最大的書生頗為激動的拱手行禮道。
能看得出來,他在努力的控制情緒,以至于拱起的雙手明顯在微微顫抖。
聽到眼前的書生隱隱有想要討論詩詞的意思,蘇清和趕忙擺手道:“行了、行了,先這樣,聽你們方才說,想趁著時辰尚早,進(jìn)山去碰碰運氣?剛好,我們得拜佛祈愿,就不打擾你們了,咱們在此別過,以后有緣再見?!?/p>
“啊?”
書生張了張嘴,臉上浮現(xiàn)起了失望之色。
奈何蘇清和的態(tài)度表達(dá)的很明確,書生不想失禮繼續(xù)糾纏,只能拱手問道:“不知先生今日所做這首五言律,我等下山后能不能和友人探討下?這首詩意境深遠(yuǎn),若不仔細(xì)琢磨體悟,怕是難以盡得其中三味?!?/p>
吳啟立刻笑著回答道:“詩詞寫出來就是給人聽、給人看、給人品鑒的。你們隨便探討,想怎么探討都沒問題,我這位朋友只是臉皮薄、不耐口舌,人還是很好的,不會介意這種事情?!?/p>
書生松了口氣,畢恭畢敬的道了聲謝。
蘇清和強忍著想要捂臉的沖動,拉上吳啟便朝靈巖寺的廟宇內(nèi)走去。
書生則是站在原地行注目禮,一直等到吳啟等人走進(jìn)了不遠(yuǎn)處的廟宇內(nèi),消失在了視線當(dāng)中,這才倍感遺憾的嘆了口氣。
搖頭道:“可惜,明明張三先生當(dāng)面,卻無緣和先生探討詩詞。這樣的機會,以后也不知道還能不能再碰上。”
唯一的那名女子疑惑道:“該不會是假的吧?能寫出‘一蓑煙雨任平生’這種句子的人,怎么會如此年輕?”
年長書生很是感慨的說道:“天縱之才,豈能以常理度之?張三先生身旁那位友人,一直搶著替張三先生說話的那位,你們可能沒注意,但我有仔細(xì)觀察。
如果沒看錯的話,他身上穿的衣服,料子是飛云錦,腰間掛著的那塊玉佩,玉料為九龍玉。這兩樣?xùn)|西,可都是貢品,普天之下,只有皇室血脈才能穿戴?!?/p>
女子微微一怔,旋即驚訝道:“皇室血脈?昨晚上崔氏晚宴的宴請對象,不就是九江王嗎?你的意思是……剛才那個賤兮兮的家伙,就是九江王?!”
年長書生點頭道:“非常有可能,張三先生在晚宴上用‘為賦新詞強說愁’諷刺了詩酒公子,而其之所以會參加崔氏的晚宴,不就是九江王帶去的嗎?
所以剛剛那人肯定是真的張三先生,他身旁的人自然是九江王。再者說了,若非張三先生親至,又怎么可能當(dāng)場寫出‘曲徑通幽處’這樣的精妙詩句?”
女子噘嘴道:“好吧,就當(dāng)他是真的張三先生吧,那咱們現(xiàn)在是不是可以去碰運氣、尋法寶了?有張三先生這首詩在,你們肯定也沒有繼續(xù)作詩的興趣了吧?不管你們怎么挖空心思、搜腸刮肚,作出來的詩都不及張三先生萬一的。”
年長書生和另外兩名書生聞言,頓時互相之間面面相覷起來。
不過只對視了幾眼,三人便紛紛忍不住面露苦笑之色。
確實……聽過了‘曲徑通幽處’,他們的那些詩作就著實有些不堪入耳了。
與其繼續(xù)在這里自取其辱般的自娛,倒不如趕緊去尋法寶算了……
喜歡我有一鼎煉妖壺請大家收藏:(xiake)我有一鼎煉妖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