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博文背著雙手,面無表情的聽著眼前丘言歸的稟報。
眼神中似有閃爍之意,讓人看不出他的具體想法。
身為大周三十六郡之一的清河郡郡守,季博文毫無疑問是貨真價實的封疆大吏。
和在神都朝廷中樞任職的那些文官不同,想要成為封疆大吏、一郡之守,代表朝廷牧守一方,那即便是文官,也必須擁有修為境界傍身才行。
并且郡守至少得達到甲等的層次!
季博文今年四十六歲,自天授二年狀元及第至今神龍元年,步入仕途已足足二十七年有余。
一路走來,官場中的爾虞我詐每每讓季博文倍感身心俱疲。
當初高中狀元時的意氣風發(fā)仿佛尚在昨日,可原本的躊躇滿志卻早已經被現實情況磨平了棱角。
最開始的時候想要改變大周近乎于病入膏肓般的積弊,結果步入仕途后卻發(fā)現,朝廷就是所有積弊的根源。
你要消除弊端,便無法融入朝廷。無法融入朝廷,便無法攫取權利。無法攫取權利,便無法消除弊端。
而你一旦選擇了融入朝廷,也就等于被身周其他官員同化,跟他們沆瀣一氣,成為他們之中的一員,再沒有去革除積弊的動力。
這是個死循環(huán)。
季博文以狀元之姿,歷時二十余年爬到一郡之守的位置,不能說其仕途不成功。
不過考慮到清河郡內畢竟有崔氏的存在,季博文這個郡守在清河郡內擁有的實際權力,肯定要遠比想象中小得多。
很快聽完了丘言歸稟報的最新進展,季博文略一思索后,緩緩點頭道:“請王爺帶著那個張三,去本官的書房一敘。案子的審理暫時擱置,讓崔世聚先回吧。”
丘言歸立刻答應了一聲,旋即轉身離去。
少頃,蘇清和跟在吳啟的身后,來到了季博文在郡守府內的書房里。
雖然彼此是第一次見面,但季博文并未擺出倨傲的姿態(tài),隨著吳啟和蘇清和走進了書房,季博文便立刻從座椅上站起身來,主動先行朝著吳啟行禮道:“下官清河郡守季博文,見過九江王?!?/p>
吳啟回了一禮,臉色嚴肅的說道:“季郡守客氣了,咱們長話短說,關于宋清風被殺的案子,本王有些情況,需要讓季郡守知道,以免季郡守被人利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