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鈺抬頭,溫和招呼:“晚輩見過尚書大人。
”洗心寺相鄰著寒蟬書院,這寒蟬書院與別家書院不同,這里挨著京城但又處于隱山秀林中,頗得京中文人墨客的喜愛,是他們附庸風雅閑暇踏春的一貫去處。
吳清山在學生的簇擁下,面對李鈺的見禮微微點點頭就算應了,對于宋側妃則視而不見。
他見了微皺眉頭但很快恢復,側身讓開身子扶著宋側妃的手臂稍稍上前一步后,對她說道:“母親,這位便是禮部尚書吳清山吳大人。
”母親?吳清山轉頭盯著這對母子,老態(tài)龍鐘的臉上出現一絲不悅,心道:不叫嫡母母親反而叫一個側妃母親,肅王府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一家子無禮反禮之人。
見著吳清山鐵牛一樣的態(tài)度,宋側妃也不惱,她臉上充盈著得體的笑,卻完全沒有寒暄的意思。
自己無視一個女人可以,卻不能容忍她們冷落自己。
平常備受人們推崇的吳清山受了這樣的冷落,隱隱的氣急敗壞夾雜著幾分倨傲,鼻孔闔動出了一個粗氣,這才微微躬身算是見了禮。
李鈺正欲請宋側妃亭上坐,跟前的吳清山忽然開口:“大公子,我們那邊說話”,說著攤開一手帶著他往一側去。
他不明所以:“尚書大人,這是何故?”吳清山一手摸著長須,一手背在身后,蹬著腳,讓李鈺產生了一種戲子登場的感覺。
“大公子,前些時日朝堂上軍職變動的事情,不知您是否知曉?”李鈺微微一笑,心道原來是這事,“曾聽父王說過一些。
”吳清山目光出現一絲清明:“那您可知陛下封了王妃為安都將軍,統(tǒng)領王都守衛(wèi)軍的事情?”李鈺誠實回答:“聽過的。
”吳清山摸須的手放在身前攥著揮動了幾下:“極好極好,那你怎么看?”,他瞇著眼將一種無形的壓迫感遞向了李鈺。
李鈺還是淡淡地笑著:“家里又多了一個有實職的人。
”聽了他的回答,吳清山很明顯怔了一下,旋即怒氣沖天,但是礙于身份限制,這份怒氣他自己消化掉了,他苦口婆心地勸說:“這女子為官為將怎么可以?何不讓給那些將門子弟,這樣下去禮制敗壞,立朝根基也就會受到威脅?。 眳乔迳秸f著說著,把自己說激動了,都開始捶xiong頓足了。
李鈺還是那副溫潤模樣,說了四個字:“不破不立。
”吳清山搖頭嘆氣,一臉失望地掃過李鈺如玉的面龐:“都說大公子飽讀圣賢書,卻不知國之根基就在于這等級禮制中,周滅亡的教訓忘了?”李鈺嘴角有一絲極淺的弧度:“天下之勢,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這下吳清山是真的有口無言了,李鈺禮貌作揖離開,獨剩吳清山一人在邊上怒火中燒。
只覺著這個肅王府大公子實在邪門,他苦苦相勸說了那么多,都被輕松帶過了。
宋側妃剛剛在一邊聽到一些大概明白他們在說什么了,她攜李鈺轉身離去,離遠一些,“哼”了一聲,沒好氣地說:“關他何事,好一個腐儒。
”走了一會兒,她突然停下來,對著李鈺耳語了幾句,他又返還到吳清山身邊。
吳清山以為李鈺是反悔了,有了一絲期待,結果卻聽他道:“吳尚書今日這些話說給誰聽都可以,但是萬萬不要在小七面前說。
”,說罷又規(guī)矩作揖離去。
小七?吳清山疑惑地朝著后面的學生看去,一學生立馬上前解釋:“世子棄排行第七。
”霽明帝前頭夭折的兒子多,倒是忘了皇室的排行了。
聽罷,吳清山面上出現了喜意,看來勸說世子棄最有希望,不然他們怎么會專門返還告知他,也是,世子棄是肅王妃的親兒子,且聽說二人關系緊張,如今他最應該找的是世子棄才對啊。
宋側妃看見兒子再次歸來,確認道:“都說了?”李鈺點頭。
宋側妃也點了點頭:“他總在我們面前煩擾倒沒什么,要是鬧到小七跟前,那這吳大人豈不是要東一塊西一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