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里的紅頭文件很快就下達了,周乾坤作為文化扶貧,在云溪村等幾個村落,舉行賽詩會。
這種東西周乾坤都不知道怎么搞,村民們卻是很熱情。
算了,胡搞吧。
彩排了幾天,賽詩會就在中秋節(jié)的時候,登上了舞臺。
傍晚時分,村頭的曬谷場早已張燈結彩,大紅燈籠高高掛起,將四周映得紅彤彤的,宛如白晝。
臨時搭建的舞臺雖說簡陋,卻也用彩綢、野花裝飾了一番,透著股質(zhì)樸又熱烈的勁兒。
村民們陸陸續(xù)續(xù)從四面八方趕來,老人們搬著小馬扎,相互嘮著家常;孩子們像撒歡的野兔,在人群中穿梭嬉戲,時不時好奇地瞅瞅舞臺;年輕的姑娘小伙們則成群,低聲笑語,眼神中滿是期待。
賽詩會一開始,主持人,也就是村里的教書先生,清了清嗓子,高聲宣布比賽開始。
率先上臺的是個年輕人,名叫陳宇,他步伐輕快,面帶微笑,向臺下眾人拱手行禮后,便開始吟誦起李白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p>
聲音清朗,雖帶著幾分稚氣,卻也引得臺下陣陣掌聲,有幾個孩子跟著搖頭晃腦地學了起來。
接著,村里的李老頭也捋著胡須,穩(wěn)步上臺。
他選的是杜甫的《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李老頭吟誦得抑揚頓挫,飽含深情,眼中似有淚光閃爍,臺下的觀眾們不禁沉浸其中。
又有幾個村民陸續(xù)登臺,詩詞或激昂,或婉約,臺下的喝彩聲、叫好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
村民們熱情都是高漲,不停的喝彩,叫好。
最后,不知道是誰,說了一句:“周組長,我們都獻丑了,你來一首!”
“是啊,周組長組織的,你怎么能不來???”
“來一個,來一個!”
村民們都是熱情邀請,周乾坤實在是拗不過。
“好,那我就來一首……現(xiàn)代詩吧?”
村民們都不懂什么叫現(xiàn)代詩,但聽起來就是很厲害的樣子。
周乾坤侃侃而談:“中秋的月光,如銀紗般灑向大地,照亮了每一個角落,也照亮了人們心底的思念。
那一輪皎潔的明月,高懸在浩瀚的夜空,似一位慈祥的老者,靜靜地凝視著世間的悲歡離合。
庭院中的桂花樹下,擺著一張陳舊的木桌,桌上放著幾個圓圓的月餅,散發(fā)著誘人的香甜。
……
……
……
月光下的田野,一片靜謐與祥和,稻谷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訴說著豐收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