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tg投了1張月票。)
李十月他們這會子已經(jīng)在渡口這處等著了,一家子正在商議這驢車怎么辦。
是的,陳先生的名頭就是那么好用!
當然了,最好用的是那塊兒有著“玄”字的銅牌,文書一聽李世陽所說,就詫異的問了:“郎君識得陳先生?”
接下來得事就簡單了,李世陽講了自己被陳先生贈予銅牌,并招攬他去安東的事兒。
文書和那小將看過“玄”字銅牌后自然是信了李世陽的話,因為這小將就是玄甲軍,自身就帶了銅牌,兩廂一對比,就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這可作不得假。
如此,李世陽和李十月、李望水留下,讓另外的村漢回去報信,半個時辰之后,李家村五十余口都到了。
李世陽親自提筆把村中人口并那救回的五女五孩皆一一記錄了名姓交給文書去了。
然后,那小將還特特派了一個兵士給眾人指路,給領到渡口不說,還和渡口的管事說了李家村人,讓早早給安排船去東牟港。
只這船雖說不小,但也沒大到能讓家家戶戶的物什皆上船,更別說驢子這等大牲口和架子車了,那更是不可能上船的。
是以,李十月他們一家人這才在商議這驢和牲口怎么辦的好。
“人家倒是貼心,在那邊上就有收這牲口和架子車的,只那價壓得低了些。”
李母著實是有些心疼自家這驢和車,這一路上多虧了這驢和車,想當年李家能置辦起這么一套還是李祖父在世的時候給買的呢。
這驢還在壯年,這會子低價賣了是真的可惜了了。
“還是賣了吧。
那管事說了,這一個人上船就得三十文,多一份行禮就要加十文,若是要架子車上去,大車八十文到一百文不等,小車五十文,且還得等到明日上午那趟船才能走。
如此算來,還是賣了合適,待得到安東落了戶,再重新置辦就是了。”
李望明都這么說了,李母也只能點頭應下了。
“得虧這一路都沒扔這扁擔桿,否則這會子竟是還得花錢買這桿桿,那可真是虧大了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