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不用,”林薇笑著擺手,“都是鄉(xiāng)鄰,互相幫襯是應該的?!?/p>
張二嬸走后,王婆子把手里的竹條往地上一扔,瞪著林薇罵:“你這死丫頭!是不是傻?咱家的糧食都不夠吃,還把野菜地告訴她?生怕別人不知道咱們還有活路?”
“娘,”林薇撿起竹條遞還給她,語氣平靜,“張二嬸不是壞人,就是日子難了點。咱們告訴她野菜地,既能解她的急,又能讓她知道咱們沒藏私,省得她到處瞎猜?!?/p>
她頓了頓,湊近了些,壓低聲音說:“您想啊,她要是真餓急了,硬搶怎么辦?咱們倆能打過她男人?不如送個人情,讓她記著咱們的好,往后說不定還能幫上忙?!?/p>
王婆子愣住了,看著林薇清澈的眼睛,忽然發(fā)現這丫頭的心眼比自已想的多。她這輩子信奉“防人之心不可無”,卻沒想過“給人活路也是給自已留路”。剛才張二嬸那感激的眼神不似作假,或許……這丫頭說得對?
“就你能耐!”王婆子接過竹條,嘴里依舊不饒人,手上的動作卻慢了下來,“下次再這么多管閑事,看我不撕爛你的嘴!”
林薇知道這是氣話,沒再辯解,轉身繼續(xù)翻曬紅薯干。陽光透過云層照下來,在紅薯干上投下斑駁的光影,甜香更濃了些。
傍晚時分,張二嬸果然來了,手里捧著半袋玉米粒,說是“謝禮”。王婆子假意推辭了兩句,也就收下了——這半袋玉米夠熬好幾鍋粥,比幾叢苦苣值錢多了。
張二嬸坐了會兒,說村里最近不太平,西邊李屠戶家昨天丟了只雞,鬧得沸沸揚揚,還說看到有陌生人在村外轉悠,讓趙家娘倆也當心些。這些消息林薇昨天在后山就隱約猜到了,此刻從張二嬸嘴里說出來,更證實了兵丁過境的傳聞不是空穴來風。
送走張二嬸,王婆子把那半袋玉米倒進缸里,看著林薇說:“算你有點用。這玉米粒磨成面,摻著紅薯干,能多撐些日子?!?/p>
林薇笑了笑,沒說話。她知道,這只是開始。張二嬸的到訪像一塊投入湖面的石頭,不僅帶來了玉米,更帶來了外界的消息和潛在的危機——兵丁、失竊、饑餓的鄰里……這些都在提醒她,光守住自家的小院遠遠不夠。
夜里,林薇躺在稻草堆上,聽著王婆子均勻的呼吸聲,手里摩挲著那根磨亮的鐵錐。窗外的月光很亮,能看到院墻上搖曳的樹影,像一個個潛伏的鬼影。
她想起張二嬸說的“陌生人”,想起王婆子腳踝上的腫,想起屋檐下漸漸晾干的紅薯干。這些零碎的片段在腦海里拼湊出一個清晰的念頭:是時侯聯(lián)合更多人了。
張二嬸、李屠戶家的鄰居、還有村西頭那個丈夫也在當兵的張寡婦……這些和她一樣在亂世里掙扎的女人,若是能抱成一團,互通消息,共享物資,總比單打獨斗強。
正想著,忽然感覺身上多了點重量。林薇睜眼一看,王婆子不知什么時侯醒了,正把自已的厚補丁被褥往她這邊挪了挪,遮住了漏風的縫隙。
“夜里冷,別凍著?!崩蠇D人的聲音悶悶的,說完就轉過身,背對著她躺下了。
林薇看著那床帶著煙火氣的被褥,心里暖烘烘的。她輕輕拽了拽被角,把自已裹得更緊些,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揚。
雨停了,月亮也出來了,明天該是個晴天。她得去趟后山,不僅要采野菜,還要看看那些兵丁有沒有留下更多蹤跡。更重要的是,得找個機會見見張寡婦——那個總是低著頭,卻在李屠戶老婆刁難時悄悄幫過原主的女人。
夜色漸深,院子里的紅薯干在月光下泛著柔和的光,像一顆顆積蓄力量的種子。林薇知道,平靜只是暫時的,危機還在暗處潛伏,但只要身邊有可以信任的人,有共通抵御風險的決心,再難的日子,也總能找出條活路來。
她握緊鐵錐,閉上眼睛,心里已經開始盤算明天的路該怎么走。團結的種子,從這個微涼的秋夜開始,悄悄在心底發(fā)了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