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賈琮這幾天哪里是有事,大慈恩寺還在丈量田畝,還沒開始奠基,這幾日他是最清閑的,不然也不會帶倆個丫頭出去閑逛。
他只是對賈家這些親戚無感,自然也不會巴巴的去送這些禮,拿自己去做別人的臉面,隨便找個理由給金彩罷了。
金彩家的說道:“鴛鴦這孩子,大老遠帶份信,還說這些個,這可不像往常。”
她又想起賈琮如此俊俏的樣貌,自己一輩子也是頭回見到,莫非自己女兒……
“當家的,琮三爺長得這般得意,莫非我們女兒看上,不然大老遠一份信,還巴巴的交代這些個?!?/p>
“女兒的事情你少琢磨,她是個最有主見的,她得老太太看重,已是天大的福分,人可是要知足。
這琮三爺十幾歲就做官,又是個才子,這等能為本事,也就賈家祖輩的國公身上見過,我們什么身份,高攀不上,別想那些有的沒的。
早些把這些禮物送給各家老親,才是正經(jīng)事?!?/p>
……
一大早,興隆坊賈家老宅就駛出一輛馬車,駕車的正是趙嬤嬤的兒子郭志貴。
馬車走了許久,便到了金陵城西的大宰門,這里整條街都是販賣外洋番貨的店鋪。
小到日常可用的番布、番果、土糧、調(diào)味料、胡床、胡椅等。
還有外洋的珍珠、珊瑚、寶石、雕刻番紋的金銀器皿、雜色琉璃等。
更有許多懷表、座鐘、卷條發(fā)音盒子、鑲嵌彩石的十字架、古怪的番洋樂器等等。
街道兩邊店鋪里,有金陵本地人,外來盤貨的客商,還有很多黃發(fā)碧眼的番人。
五兒和晴雯都換了男裝,打扮成賈琮小廝的模樣,都是一臉興奮雀躍,打量著路上繁忙琳瑯的景象。
在這個時代,豪門世家的丫鬟,和家中的小姐夫人一樣,幾乎都是大門不邁,連二門外口信,都要上年紀的婆子傳遞進去。
在這個世界上,大概極少賈琮這樣的人,會把自己貼身丫鬟易釵而弁,帶出去四處閑逛。
一路上賈琮買了不少東西,東瀛的珍珠,鑲寶戒指、西陣織布、鎏金銅懷表、卷條發(fā)音盒子、還有一堆鬼畫符一般的西洋番書。
有些是要送給姊妹們的禮品玩物,有些卻是買來自己研究把玩的。
他比任何人都明白,如今西方科技萌芽,對后世的影響會有多么巨大。
路過一家小店鋪時,晴雯突然從門口的貨籃中,拿起一個晶瑩剔透的淡綠色小瓶。
“三爺,你瞧,這瓶子多好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