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伱們?nèi)隣斣诩覇???/p>
賈琮趕忙讓晴雯挽好發(fā)髻,迎了出去,見黛玉在院子里亭亭玉立的站著,身后跟著個綠衣紅襖的俏麗丫鬟,正是黛玉房里的紫鵑。
五兒說的沒錯,黛玉的氣色的確好了很多,臉色帶著紅潤,如暖玉映霞,皓月暈輝,楚楚動人。
“林妹妹怎么來了,身體都大好了嗎?”
“謝謝琮三哥每日讓五兒送藥膳過來,如今都大好了,紫鵑把東西拿來。”
賈琮見見紫鵑手中拿了個湘妃竹的小書匣,黛玉從里面拿出兩本嶄新的藍(lán)面線訂書。
黛玉眉眼間暈著微笑,說道:”上次琮三哥送我的字很喜歡,這兩本手抄就當(dāng)回禮送給三哥。”
“這是父親當(dāng)年讀書時依著自己的心得,寫的一些四書注釋,小時候父親教過我四書,我從南邊來的時候帶了父親這本手札在身邊。
閑的時候就拿出來看一看,就當(dāng)見了父親一樣,琮三哥這就要去書院上學(xué),這些應(yīng)該會用得著,就手抄了一份送給三哥?!?/p>
原來五兒說每次去送藥膳過去,黛玉都在那里寫字,原來就是在抄這份東西。
這兩本手抄很厚實(shí),翻開一看里面都是細(xì)密娟秀的手書,黛玉抄起來可要花許多功夫,賈琮心中一陣暖融融的。
靜庵先生送過他一本四書集注,雖然珍貴,但以柳靜庵這樣的身份,這本集注大抵是從治學(xué)的角度來寫,非專供科舉實(shí)用而作。
賈琮昨日摘讀了一遍,其對科舉應(yīng)試,確有高屋建瓴的指引,發(fā)人深省,作為學(xué)問奠基是再好不過,但并不是完全遷就科舉應(yīng)試而作,
而黛玉送他的這份手抄,卻是探花郎林如海讀書科考時的讀書體悟心得,一字一句都是以科考為路徑根由。
林如海當(dāng)年能摘得探花之名,就證明他的讀書體悟心得有多么精煉高明,這手抄本簡直就是科考的通關(guān)秘籍。
黛玉幼承父教,滿腹詩書,自然懂的這份手抄對賈琮的作用,這份禮也送到了他的心里。
賈琮一臉感激:“賈琮多謝林妹妹厚意,我一定會好好珍惜妹妹這冊抄本?!?/p>
黛玉微笑道:“琮三哥無需客氣,自盼三哥此去日日進(jìn)益,早日蟾宮折桂?!?/p>
整個賈家,明明已江河日下,卻人人在富貴迷夢中不愿自拔,也就賈琮會珍視這份東西。
要是換成寶玉賈璉之流,只會當(dāng)成祿鬼的腐言和墊桌的廢紙。
清芷齋中修竹篁篁,春陽融和,映照著院中兩個秀挺如玉的人兒,時光一片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