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帝國政府可以肆無忌憚的把他們當做槍來使用。
3月15日,東京碼頭上,日韓混編師團的士兵們,正從一艘艘的商船上走下來。
在海上一個多星期的漂泊時間,讓他們非常的疲倦。
他們在南洋作戰(zhàn),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了,這還是他們第一次返回國內進行休整。
在這一年多的作戰(zhàn)中,死在他們手里的南洋土著,足足有數(shù)十萬人。
而混編師團的損失也不小,這一次他們將回國進行修整,將補充兵員,滿員之后,再開赴南洋駐扎。
只不過,經歷了嚴厲打擊之后,南洋那些土著都已經被殺怕了,再也不敢襲擊帝國駐地和居民。
沒有仗打,他們也就沒有了額外的收益,這讓這些雇傭軍們非常的不爽。
不過,現(xiàn)在帝國政府又有命令下達了,這意味著他們又可以獲得巨大的收益。
碼頭上,混編師團的士兵們,排成了一個巨大的方陣。
師團長高山一少將正在不斷的指揮軍隊。
高山一原名高山太郎,是日本名古屋人。
之前曾經在舊日本軍隊中服役,后在甲午戰(zhàn)爭中被俘,被俘后,如同所有人一樣,他被安排到了戰(zhàn)俘營中勞作。
后因在勞作過程中,表現(xiàn)較好。
后續(xù)更是幫助帝國軍隊抓捕了一批企圖越獄的日本戰(zhàn)犯。
因此他得到了帝國政府的賞識,被釋放。
釋放后,他毅然決然的投身帝國的偉大事業(yè),加入雇傭軍為帝國在南洋開疆擴土,而他本人也因為戰(zhàn)功一直升官,直到坐上了少將師團長的位置。
為了感謝帝國的恩德,高山一在獲得帝國國籍后,直接拋棄了自己原先的名字,改名叫高山一,因為他覺得只有這樣自己才會成為一名真正的帝國人。
碼頭上,日本政府首相西園寺公望帶領著日本內閣官員親自來碼頭迎接這些日本的功臣們。
要知道,隨著戰(zhàn)爭的進行,在南洋作戰(zhàn)的雇傭軍中補充了不少的日本士兵,而這些日本在南洋燒殺搶掠,獲得了不少財富。
并且雇傭軍士兵寄回日本的財富。
有三分之一可是屬于日本政府的。
正是因為他們的努力,才大大的緩解了日本現(xiàn)在的財政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