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全都的排車橫著豎起來!結成陣地,準備承受沖擊?。 ?/p>
馬丁路德看著沒有逃走的鎂國軍隊,嘿嘿的笑了起來,要的就是這個套路!扭頭對著一旁的士兵說道,“吩咐埋伏在南方的兄弟們,準備全軍出擊!”
···········
在未來科技孵化場一連呆了幾天,終于在楊大利的期待中,一架五米高的機甲從一側小型的倉庫里被拖了出來。
“老板,您真要試?這個技術目前還未成熟,可能會有危險!”王老擔憂的說道。
楊大利則是搖了搖頭,滿臉興奮的看著外觀有些丑陋,雙臂改成四桿機炮的重型機械戰(zhàn)甲,黑色的金屬光芒讓這玩意充滿了一股子狂暴猙獰的味道。
核動力、反重力裝置、離子推進器,以及眾多的感應元件和堅固的合金裝甲,組裝成了這個遠比類人型機甲落后的半吊子機甲,外形有些像泰坦機甲中的t1。
因為目前像人一樣的部位只有雙腳,并且,還十分的寬大粗壯,整個機身五十余噸的重量全部壓在了如同鴨掌般的機械腳面上!
之所以說它不成熟,因為機甲三大難關之一的脆弱關節(jié)在限制機甲的發(fā)展,至于另兩個,則分別是穩(wěn)定系統(tǒng)和能源系統(tǒng),現(xiàn)在為止,未來科技孵化場僅僅只攻克了后兩者,至于如何解決脆弱的關節(jié),則是成了一大難題。
這也是為什么面前的這架實驗號機甲會擁有如此雄壯的雙腿的原因。
未來科技中心研發(fā)的這臺機甲,擁有著眾多的系統(tǒng),總的來說分兩個大類,內外核心系統(tǒng)。
外核心分別是能源系統(tǒng)、傳動系統(tǒng)、骨架系統(tǒng)、裝甲系統(tǒng)、武器系統(tǒng),而內核心則是插件系統(tǒng)、感知系統(tǒng)、總控系統(tǒng)、操作系統(tǒng)以及維生系統(tǒng)。
這里面的難點則是傳動系統(tǒng)和感知系統(tǒng)了,畢竟傳動不可能如同拖拉機的三角帶,汽車上的傳動軸,能把動力通過齒輪傳到另一側。好在目前機甲的設計并不復雜,僅僅涉及到幾個步驟而已,分別是走路、跳動、下蹲、滾動、跑動、鎖定目標、開火、閃避等動作。
因此,各個部位全部裝載了簡便的、獨立性的核動力裝置,在其他部位受損的同時,依舊不影響另一部位的活動。
至于研究機甲的目的,則是因為南聯(lián)盟戰(zhàn)爭的啟發(fā),城市巷戰(zhàn)在所難免,而坦克龐大而又笨拙的身軀,在里面似乎并不吃香,高樓大廈旁攆轉橫挪的空檔,或許就會吃兩記反坦克導彈,并且,許多的廢墟,坦克是進不去的,而機甲,僅僅需要跳躍兩下就足夠了。
“老板,要不,換個人實驗吧?”王老對正在穿戴感應服的楊大利擔憂的說道,不是擔心這玩意安全不安全,而是擔心老板不會玩??!
楊大利擺了擺手,抬起自己的隨身終端,打開了機甲設在外部的升降機。
“叮,身份掃描···指揮官閣下,歡迎使用泰坦t1型機甲”
機艙內并不是想象中的一片可以活動的感應室,而是一個類似駕駛艙的座艙。楊大利感受了一下感應服,這玩意跟機械外骨骼裝甲似乎沒什么區(qū)別,只是進入裝甲,必須佩帶這個東西而已。
楊大利進入座艙后,艙蓋自動關閉,然后正前方出現(xiàn)了外面的景象,如同玩第一人稱的射擊游戲一樣。
座艙兩側放置雙手和雙腳的地方,各有著無線連接感應服的裝置,一其中有控制機甲行走的、有控制武器的,有控制機甲做出各種動作的,總的來說,想要控制這個東西,必須要學會搖桿間的配合。
眼前的屏幕上顯示著艙內與艙外的溫度,以及四周有無敵對目標,還有能量以及danyao等等提示。
楊大利在座艙的支撐下輕輕抬起的左腳,而機甲更是同步進行,也抬起了笨重的左腳。
“轟····”(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