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洛夫的度并不快,雖然它能飛的很高,但相對于夜鷹還有四旋翼,只能算是龜了。≧
前方運載著急需物資的直升機只好先行一步。
機組人員按照國家規(guī)劃的航線,計算了一下時間,谷地飛往蘇州總行程約兩千一百公里,機群需要持續(xù)飛行六個小時左右,也幸虧機群消耗的是能量,不然中間還需要被加油耽誤一些時間。
當機群飛躍三江平原的時候,楊大利看到了震驚的一幕,原來三江流域受災程度要比想象中嚴重,特別是與餒江交叉口,幾條支干匯聚一起的滾滾洪流,順著鋪滿兩岸綠色的背影用沙袋砌成的“河岸”一路北上,索性這滔天大水并沒有越界,沒有給民眾們造成多大的損傷。巨大的機群似乎也給了下面群眾們偌大的動力,協(xié)同一位位可愛的子弟兵一同守護自己的家園。
飛過渤海,邁過山東后,洪災區(qū)徹底的展現(xiàn)在了楊大利面前,記得上一世老家91年受洪水的時候,大水幾乎邁過了腰部,而到了江浙太湖一帶,才現(xiàn),這邊更是嚴重。小型村莊大型鄉(xiāng)鎮(zhèn)乃至小縣城,幾乎全部浸泡在一片汪洋里。
天空依舊下著連綿大雨,人們有的乘坐著子弟兵們提供的氣墊船,有的拿著救生圈,但更多地是扒著一根原木,或者一個水盆,呼喊的,哭叫的,緊急救援的,夾雜著一些經(jīng)不住大水侵襲而轟塌的房屋的聲音,整個畫面讓楊大利如同雷擊。
“還差多久到達預定地點?”
“報告指揮官,額,不,老板,還有半個小時”
“恩,注意下面,遇到緊急情況,讓隨行隊員依靠滑梯下去救助!”
“是,老板”
飛機上不只是裝滿了救援物資,還有著三百名特戰(zhàn)尖兵,人般的身體能讓他們在這里能夠救助更多的災民。
預定地點是位于蘇州北部的一座山坡上,機組人員開啟了政府部門給與的通訊頻道,開始跟下面接機人員聯(lián)系。
山坡四周密密麻麻的布滿了各式各樣的救災帳篷,遠處的高地上,也同樣布滿了無家可歸的人群。飛機的到來,似乎讓人們精神一振,在高呼中依照著接機人員的指示,一架架四旋翼和夜鷹開始有序不穩(wěn)的降落在規(guī)劃區(qū)域,而后便是一名名子弟兵在驚嘆中打開了運輸艙,露出了里面塞滿整個機艙的物資。
“先把物資運到停機坪北側(cè)!”一名團長拿著那種后面裝著三節(jié)電池,前段呈喇叭狀的擴音器跑了過來,看來是經(jīng)過了上面的吩咐。
記錄物資的人員,也連忙跑了過去,楊大利這邊拿著記錄儀的人員也跟了過去。
谷地人員有著記錄儀,肯定不會像政府人員一樣一件件記錄,智能拼音和掃碼器綜合在一起,讓政府工作人員完全知道了什么叫效率。
掃碼,記錄,然后突出一張張兩寸寬的紙條,每到一尺長的時候,便會讓政府人員核實一下,既不單位裝卸,也不耽誤救災。
“哈哈,大利孫子你也來了!”
楊大利不用回頭,就是到是孫老頭,吩咐幾個人接應后面的基洛夫,然后轉(zhuǎn)過身來。
孫老頭有些狼狽,穿著一件帶著泥土的背心,腳下穿著一雙高幫的膠鞋,不過那被打shi的褲子,顯著這膠鞋似乎沒什么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