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娘你字比硯臺還規(guī)矩些,他人小拿不好筆,寫出來又傻又大還沒你中看?!币l(wèi)成說,他媳婦兒的字是還沒寫出風骨,好歹方方正正規(guī)規(guī)矩矩,就這筆字沒準比她鄉(xiāng)下兄弟要強。
姜狗子其實也不傻,就是那性子,貪吃貪玩拘不住的。
要說他有哪里好,大概就是胸無大志小富即安。
別人說你姐夫這么能耐,問眼紅不?不眼紅,非但如此還樂得沾光。他寧肯在鄉(xiāng)間做霸王也不樂意出去受閑氣,錢桂花嫌他沒志氣。說沒志氣也不假,他這么現(xiàn)實總比成日做美夢野心勃勃來得強,至少能叫人放心,在鄉(xiāng)下小打小鬧搞不出大事來,不用怕他闖禍。
聽姜蜜說完他娘家的事,衛(wèi)成也把大叔公的回信看了,他不光給二老念了信,后來進宮的時候還跟皇上回話來著。說那幅耄耋富貴圖送回去之后,立刻轟動十里八鄉(xiāng),大叔公回信來說能收到這份禮這輩子值了,讓衛(wèi)成替他給皇上磕頭。
又說事情傳開之后陸續(xù)有人登門想借皇上墨寶一觀,大叔公生怕展開的次數(shù)多了把畫損壞,輕易都沒拿出來,有些誠心誠意的才給看了。因為家里沒合適的地方懸掛,那幅字畫被他供起來,準備妥善珍藏留給子孫后代做傳家寶,讓他們知道老頭子也風光過……
衛(wèi)成回話回得特別實在,皇帝聽著有點意思,說你大叔公是個妙人。
又說送禮嘛,能送到心坎上就好。
老人家這么喜歡,就請他好生保重身體,等十年后還給他題字。
衛(wèi)成又謝了一回。
“朕聽說你前段時間在給兒子尋摸西席?可尋到了?”
“勞皇上牽掛,臣運氣不錯,已尋到人。”
“你倒順利,不像朕,為了給大皇子配個伴讀沒少費心思。”
“無論先生或者伴讀,都能直接對人產(chǎn)生影響,自然要慎重。不怕皇上笑話,微臣平常在衙門做事也沒那么猶豫過,為選出一位才學包括性情都很不錯的先生,那陣子沒少挑剔,也招了許多閑話。前段時間曾聽到旁人議論說犬子不過六歲,請個啟蒙先生帶著認字而已,眼光倒是不低,說他這么金貴且看二十年后能有多大出息。那話不中聽,臣并不往心里去,想著最后能請到合心意的人已是幸事,旁人要說,由他說去。為兒子謀劃是父親應該做的,他日后出息與否看他造化,臣總得把責任盡到,不能失職?!?/p>
皇帝聽著點了點頭。
三字經(jīng)里就有孟母三遷的故事,孩兒年幼的時候是容易受方方面面影響,慎重些是為他好。
兩個年輕的父親互相交換了些育兒心得,聊著又說到朝廷上的事,待衛(wèi)成出宮都不早了。
君臣二人說話之時,姜蜜鋪上紙張?zhí)峁P給娘家回信。先說了些府上的事,讓他們放心一切都好,然后才切到他們最關心的話題上,讓正在開蒙的好生打好基礎,做學問就像起房子,地基不牢房子蓋起來也不好住人。反正基礎的東西先掌握了,哪怕小地方上夫子能教的東西不多,至少把他教的學會,感覺他不能再幫你更多再寫信來……
姜蜜把衛(wèi)成那番話轉述過去,讓娘家也別再惦記什么注解了,做人不能太計較得失,得往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