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哪怕不了解別人,衛(wèi)成他清楚。給別人發(fā)賞賜是指著體面的給,給衛(wèi)成要指著實惠的拿。他那家底,搬進四進院里住著要養(yǎng)活一大家子,只靠俸祿在只怕會非常吃緊?;实巯肓讼?,賞他良田三百畝,另外還有金銀包括綢緞布匹若干。
賞賜是風風光光抬到衛(wèi)家去的,太監(jiān)還吊著嗓子宣讀了皇上旨意,百姓這才知道捅破這起大案的正是右通政衛(wèi)大人。
他從赴京趕考的舉人口中聽說,轉身就把事情報給皇上,皇上出于對百姓的關愛以及對右通政的信任才會在聽說之后直接派遣欽差入城查證,怕欽差勢單力薄,另派精兵協(xié)助辦案。這才一舉抄了盤踞在煤城的土霸王宋家,救下受苦受難的百姓,助紂為虐的地方官全都沒逃掉,悉數落馬,案子辦得十分利索,可謂大快人心。
衛(wèi)成是檢舉有功,得了重賞。
南下辦案的欽差剛直不阿,案子審得明明白白,同樣受賞。
吏部那邊日子就不大好過,先是吏部尚書吃了掛落,他背了個失察之罪,被要求回去反省,另罰半年俸祿?;实哿滔略?,那種藏得深的貪官污吏沒揪出來不能怪你,像煤城上下黑透了,這種都沒任何覺察吏部尚書不如換別人來當。
皇帝沒直接摘他官帽,讓引以為戒,這次姑且饒他,但是沒,讓到時候看到題目可以想辦法往哪邊靠一靠,能投其所好更有機會取上。
林舉人聽說了,他猶豫再三,又去衛(wèi)家拜訪了一回,問衛(wèi)成知不知道主考官喜歡怎樣的文章。
衛(wèi)成說接觸不多,不甚清楚,建議他看到答卷之后怎么有把握怎么寫,把自己拿手的東西亮出來。
林舉人不清楚,衛(wèi)成心里有數,要真是好卷子不會被埋沒,主考權力最大,但就算不符合他喜好也沒什么,只要答得好,其他考官會救你,主考不能一意孤行。
衛(wèi)成說到他當初,會試排將近兩百,后來才知道是因為不合主考心意,主考不想點他,別的考官不同意,強行將他提起來了。這就說明不合主考心意不等于被判死刑,皇上在安排考官的時候就考慮到各種情況,閱卷的人什么喜好都有,只要這里面有人欣賞你,他會替你爭取,沒必要鉆牛角尖。
本來以為拿自己為例林兄總該聽得進去,結果林舉人反向理解了一波。
他想的是什么?
是衛(wèi)成殿試排在二榜第八,也就是三百人里的十一名,他這么優(yōu)秀只因為沒對上主考喜好會試竟然排到將近二百。
那要是本來就是三百左右的水平,再不討主考喜歡,豈不就落榜了?
林舉人斟酌再三,決定跟一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