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彧著急啊,后背都讓冷汗打濕了,臉色也有些發(fā)白,偏偏同僚還有說有笑都在高興事情終于要水落石出,處在這個環(huán)境之下,他簡直煎熬。
想說這里悶得慌,他要出去透個氣,同屆榜眼就笑了:“進了冬月我在屋里頭都嫌風大,還悶呢?外頭那么冷出去走兩步就得凍僵,還是說嚴兄有什么要緊事非得趕著去辦?”
“你什么意思?”
“也別打馬虎眼了,我的意思是誰都別出去傳消息遞話,安心等著,等結果出來?!?/p>
……
乾元帝在御書房翻閱奏折,忽然有小太監(jiān)過來通稟說翰林院侍讀衛(wèi)成求見?;实巯肓讼耄瑳]琢磨出他為什么來,還是讓底下放了人,就在御書房見了衛(wèi)成。
平常翰林官在御前走動不行跪禮,今兒個衛(wèi)成是有事想求皇上,他進去就跪下了。
“跪著做什么?起來說話?!?/p>
“微臣有事懇求皇上。”
“那也站起來說。”
衛(wèi)成這才起身,斟酌著說:“皇上興許聽說了也興許沒有,近日微臣遇上一樁麻煩事,為此還鬧上順天府衙門,當時因為線索不足,府尹沒查出什么。微臣心想既沒釀成大禍,也不必深究,誰想這兩日卻起了波瀾……”衛(wèi)成先說了個大概,讓皇上心里有個譜,這才倒回去把事情仔細說了說。
乾元帝聽完品了品:“若你這話屬實,那是該查一查。進了翰林院不想著好生做事只會打壓同僚,朕要他何用?”
衛(wèi)成低著頭說:“也不一定就是同僚,實在是外面猜疑太多,微臣才會厚著臉皮來求,求皇上做主查個明白,別再壞大家伙兒的清白名聲?!?/p>
“哦?你來求朕是為他們?你自己呢?”
“微臣也想要個說法,遇上這樣的事,總會納悶是哪里做得不好得罪了人?!?/p>
乾元帝略一頷首:“這事朕會派人去查,你退下吧。”
衛(wèi)成退出去之后乾元帝還笑了,說沒想到這事還能鬧起來,那些個翰林官果真是惜名聲如命,有其他人去查了氣不過捅出來的吧?“衛(wèi)成借外面的勢把他逼到這地步,真想看看嚴彧是個什么表情?!?/p>
皇帝讓太監(jiān)總管去安排一下,走個過場。
太監(jiān)總管安排好回來說:“皇上才是一雙慧眼,三百人應試,就看出衛(wèi)侍讀不是普通人?!?/p>
“你說回頭都知道是嚴彧干的,翰林院他沒法待了,會不會狗急跳墻?”
按理說才吃了教訓不應該莽撞。不過,那嚴狀元心比針尖還小,他壞了名聲被逐出翰林院一定恨死衛(wèi)成,避過風頭真有可能再對付他。
“皇上別為難奴才了,奴才想著衛(wèi)侍讀既然敢鬧開,總有幾分底氣?!?/p>
乾元帝倒是覺得衛(wèi)成會鬧開不是因為氣不過,也不是迫不及待想打擊報復,他是沒法子。假如說這次有人害他,不痛不癢就過去了,背后那人丁點代價都不用付,那以后他清凈不了,還會有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嚴彧。他乘勢把嚴彧揪出來是想敲山震虎,給人提個醒,害人之前想想清楚。
至于說開罪嚴彧。
衛(wèi)成和嚴彧之間連往來都不多,談不上過節(jié),對方就能因為眼紅策劃這出,足以說明他是狠辣小人。既然是很辣小人,就算這回放過他,他也不會感恩戴德,有機會還會出手。倒不如把人拱到臺面上,人人都知道兩人不對付,衛(wèi)成遭遇不幸別人最先會懷疑的就是嚴彧,要做什么反而得三思。
所以說,會鬧進宮來絕不是一時沖動,這就是對他最有利的選擇。
乾元帝本來沒想到會走到這一步,真走到這兒了,還挺滿意的。他覺得自己當初果然沒押錯寶,嚴彧背靠一個大家族,論眼界論資源按說都比衛(wèi)成要好,偏就混孬了。衛(wèi)成是鄉(xiāng)野出身,憑自己就能讓嚴彧毒計落空,還反將一軍,他本事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