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宸舒服地瞇起了眼睛,看來抱緊皇爺爺這條大腿,果然是穿越后的最優(yōu)解。
朱元璋看著他愜意的模樣,還以為是自己抱得舒服,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笑聲在空曠的武英殿里回蕩,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暢快和希望。
武英殿的門一關(guān),朱元璋抱著朱宸,像抱著個燙手的山芋,又像捧著稀世的珍寶。
他來來回回踱著步,嘴里不停地念叨。
“以工代賑,以工代賑他娘的,真是個好詞!”
“咱這大孫,腦子里裝的都是啥?難道真是文曲星下凡不成?”
朱宸被他晃得有點暈,小手抓著朱元璋的龍袍,打了個小小的哈欠。
他心里清楚,這只是開始。
一個“以工代賑”只是開胃小菜,要想在這皇宮里活得滋潤,還得繼續(xù)刷存在感。
沒過多久,戶部尚書和吏部尚書又被叫了回來。
這次,他們手里捧著一份連夜趕出來的章程,正是關(guān)于“以工代賑“的詳細方案。
兩人臉上沒了之前的驚駭,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狂熱的崇敬,那表情仿佛不是在看皇帝,而是在看神仙。
或者說,是在看皇帝懷里的神仙。
“陛下,臣等連夜和工部同僚商議,制定了初步的章程,請陛下御覽?!?/p>
戶部尚書將奏折高高舉起。
太監(jiān)接過來,呈給朱元璋。
朱元璋抱著朱宸,單手展開奏折,一目十行地看了起來。
方案很詳細,從如何組織災(zāi)民,到如何丈量工程量,再到如何發(fā)放糧食,都寫得明明白白。
比如,修路,挖土一立方,計一工。
修河堤,搬運石料一百斤,走一百步,計半工。
每日結(jié)算,按工分發(fā)糧,童叟無欺。
看起來,天衣無縫。
但朱元璋的眉頭,卻又皺了起來。
“聽著是不錯,可這里面的門道,你們當(dāng)咱不懂?”
他冷哼一聲,指著奏折上的條款。
“挖土一立方?誰去量?怎么量?底下的小吏拿個尺子隨便比劃一下,說你挖了半方,你就是半方!”
“到時候,干活的災(zāi)民累死累活,拿不到足額的糧食,管事的官吏動動嘴皮子,就吃得腦滿腸肥!”
“你們這法子,還是把刀把子遞到了貪官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