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風的山谷里,半山坡上有一片崖壁,崖下的天然裂隙形成了一個三角形的洞穴。
洞口附近這并沒有多少積雪,有人又清理了一番,用石頭壘起簡易的土灶,收集松針和枯枝點起篝火。
篝火上用樹枝搭了一個架子,木架上穿著兩只洗剝好的飛龍。
飛龍是東北的稱謂,學名花尾榛雞。
它可是一道美味,過去在菜市場時不時還能買著,后來納入了國家保護動物名錄,禁止捕獵。
但這里是毛羅國境內,且是出于緊急避險目的,打兩只飛龍?zhí)铒柖亲討摏]問題吧?
曾鴻業(yè)與小斯朝著青煙升起的方向,翻過了兩座山包,穿過一片山谷,爬上半坡看見的就是這一幕景象。
他們心中暗道,武巖駿那小子真能逃竄,野外生存技能幾乎拉滿了,居然找到了這樣一處營地,有有洞穴可以避風御寒,還會在山林中狩獵。
山坡上的積雪布滿了雜亂的腳印,洞口附近還有一地雞毛。
其實在這里生火,飄起的煙在山谷上空很快就會被風吹散,遠處很難察覺。假如不是曾鴻業(yè)特別留心且目力極佳,今天也不會注意到。
山洞是巖石斷層裂隙形成,并非南方那種溶洞,所以并不深,往里走五米也就到頭了,內部空間有兩米來寬三米來高,彌漫著一股松煙味。
武巖駿這幾天顯然也曾在洞中生火取暖,干枯的松針就是最佳的引燃物。
洞的盡頭還堆著很多枯草,有一張剝得很凌亂的狍子皮。這里應該就是武巖駿睡覺的地方,旁邊居然還放著一雙單板滑雪軟靴,可能是已經(jīng)穿了好幾天、想脫下來晾一晾吧。
小斯:“人呢?”
曾鴻業(yè):“那小子很警惕,他坐在洞口烤火,那里視野很好,可能是察覺到我們過來,就趕緊溜了……他是剛走的,連鞋都沒穿,這回跑不遠了!”
曾鴻業(yè)信心滿滿地走出山洞,展開神識掃探周圍,假如有新留下的足跡,肯定逃不過他的感知——結果卻沒有發(fā)現(xiàn)!
周圍足跡不少,但是并沒有逃往遠處的,也沒有剛剛留下的!須知武巖駿連鞋都沒來得及穿,剛才還在這里烤東西呢,難道還能飛走不成?
聽說那小子是入微門的二階掮客,前幾天追擊時也見識了其身手不凡,但沒聽說入微門還有這等隱匿蹤跡的手段啊,難道是倚仗了什么特殊道具?
就算那小子有什么隱匿蹤跡的法寶,也不是區(qū)區(qū)二階修為能夠使用的,難道此前的信息有誤,那小子已經(jīng)突破三階,能部分發(fā)揮法寶的妙用?
難怪追得這么費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