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郡,臥虎莊。
新墾的田畝里,麥苗怯生生地探出嫩綠的芽尖,工坊的“哐當”聲與販馬隊伍歸來的蹄聲交織,透著一股勃勃的生機。
管家趙大垂手侍立在書房,正匯報著東市新鋪“桃花釀”專賣的火爆情形以及城西那五十畝上等水澆田的春灌安排。
劉弘端坐主位,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一塊溫潤的舊玉佩。
此為家中世代相傳的舊物,據(jù)說來自當年的中山靖王。
之前有一事,劉弘始終想不明白。
那涿縣令劉易,也是涿縣劉氏一脈,即便與劉衡不和,可若是劉衡求到宗族那里,然后由宗族出面,劉易難道還能不給幾分面子嗎?
涿縣劉氏,雖然已日漸沒落,可爛船也應(yīng)當有三分釘才對。
后來他經(jīng)過一番調(diào)查,這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那劉易雖是漢室宗親,主脈血脈,可卻是家中小妾所生,自小便不受宗族待見,少年時頗受族中之人欺凌!
當然,之所以最終反目成仇,這當中還有些外人難以探得的隱秘事。
至于后來他一朝得勢,卻也是出乎族人意料的事情。
得知此人的經(jīng)歷后,劉弘倒是想起日后劉備的鐵桿兄弟,能給數(shù)千騎兵的那種真兄弟。
公孫瓚。
經(jīng)歷何其相似。
一路坎坷走來,勢必嫉惡如仇。
說的通的。
“家主,”趙大從懷中取出一封用上好素帛包裹、以火漆封緘的信函,雙手奉上,“今晨,涿縣本家宗祠遣人送來的?!?/p>
劉弘先是一愣,然后笑了笑,無須看信,他已猜到上面的內(nèi)容。
他接過信函,拆開火漆。
素帛之上,是幾行端正的隸書,用詞考究。
“子高,暌違日久,思念殊深。近聞族弟于樓桑里勤勉持家,家業(yè)日隆,更兼急公好義,扶危濟困,深得宗親遺風,實乃吾族之幸。吾聞之,甚慰。值此天高云闊之際,特邀族弟攜賢侄,于本月望日,過府一敘,以慰宗親渴念,共敘同氣連枝之情。萬望撥冗,勿卻是盼?!?/p>
落款處,蓋著涿郡劉氏族長劉琰的私章,一方古樸的紋印。
劉弘指尖輕輕彈了彈素帛,轉(zhuǎn)頭對劉備笑道:思念殊深?宗親渴念?咱們這位族長用詞倒是風雅的很啊?!?/p>
這封信,并非憑空而來,而是他通過劉衡劉子敬事件,向整個涿縣,尤其是向本家宗族,清晰展示了自己的實力和手腕后,所等來的必然回應(yīng)。
劉衡是涿縣劉氏的得意子弟,他劉弘能輕易將劉衡之子從王奎和縣令的夾縫中撈出來,這份能量,本家再不能裝作看不見。
后世成名之人,不少成名之后,都要給自己“找個祖宗”。
譬如李世民就自稱是“老子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