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話,自然是將竇武感動的熱淚盈眶。
最少表面上是如此。
他將陳蕃攙扶起身,朗聲道:“仲舉,我這就入宮,請?zhí)笤S我誅殺宦官!”
……
竇武立即入宮中,求見竇太后。
竇太后雖然名為太后,可因漢時人結(jié)婚較早的緣故,所以她年紀(jì)其實(shí)不大。
見到竇太后,竇武慷慨陳詞:“太后!按漢家舊制,黃門、常侍之職,本只應(yīng)掌管宮內(nèi)門戶、近署財物而已。然如今宦官竟干預(yù)政事,手握重權(quán),其子弟黨羽遍布朝野,專行貪暴之事!天下洶洶不安,根源正在于此!為社稷計,為天下安,宜將此輩盡數(shù)誅殺罷黜,以清朝廷!”
然而,竇太后卻面露難色。
她并非不知宦官之弊,但也有自己的考量。
當(dāng)初她初立為后,不受桓帝寵愛,處境艱難,而桓帝偏偏寵愛采女田圣!竇太后深以為恨!后來桓帝身死,她在宦官的幫助下,在桓帝梓宮尚在前殿時便動手,斬殺了田圣,出了這一口惡氣!
宦官是把好用的刀。
太后也好,皇帝也好,不論誰在皇宮之中掌權(quán),都會覺的這把刀極為鋒利且好用。
當(dāng)然,除此之外,竇太后也未必沒有別的念頭。
畢竟,“東漢幼兒園”自建立以來,后宮太后主政也是有的。
既然如此,那她竇太后,為何做不成呂太后呢?
竇武想要掌權(quán),竇太后也想要掌權(quán),而竇太后手中唯一的一把利刃,就是宦官。
竇太后沉吟片刻,她也知道,事情到了如今這個地步,她是保不住所有宦官的,唯有丟卒保車。
她沉吟道:“大將軍,宮中早有宦官之制,歷代相沿。宦官之中,良莠不齊,但誅其有罪者即可,豈能因噎廢食,盡數(shù)廢黜?”
見竇太后態(tài)度堅決,竇武只得退而求其次,先奏請誅殺幾個民憤極大、證據(jù)確鑿的宦官頭目:“既如此,請?zhí)笤蕼?zhǔn),先收捕中常侍管霸、蘇康等罪大惡極者,以儆效尤?!?/p>
竇太后這次沒有再阻攔。
談判就是這樣,你退一步,我也退一步,這樣雙方才有的談。
……
接下來的日子里,竇武立刻行動,管霸、蘇康等人很快被收捕處死。
誅殺管霸、蘇康后,竇武并未收手,而是按照既定策略,步步推進(jìn)。
他任命朱寓為司隸校尉(掌管京師治安監(jiān)察)、任命虞祁為洛陽令(京師縣令)、奏請罷免黃門令魏彪,以親信小黃門山冰代之。
竇武經(jīng)過一番人事調(diào)動,將洛陽附近的權(quán)力緊緊握在自己手中。
緊接著,竇武指使山冰上奏,指控長樂尚書鄭颯(宦官)貪贓不法,將其逮捕,關(guān)入由宦官掌控的北寺獄。
陳蕃聞訊,急見竇武:“大將軍!此等閹豎,罪惡昭彰,既已收捕,便當(dāng)立誅!何必再行審訊,徒增變數(shù)?”
竇武卻搖頭道:“仲舉稍安。鄭颯官職不低,需按律審訊,坐實(shí)其罪,方可服眾,亦免太后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