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3月15日,春風剛剛吹過海峰市的街道,路邊的楊柳開始泛綠,空氣中還帶著料峭的寒意。
海峰鋼鐵廠供應科的辦公室里,老陳正對著桌上的一摞退貨單發(fā)愁。
“老陳,又有三家廠子要退硅鋼片了?!?/p>
供應科的小王推門而入,手里拿著剛剛收到的電報。
“都說質(zhì)量有問題,要求全額退款?!?/p>
老陳接過電報掃了一眼,眉頭皺得更緊了。
自從新陽廠改用武鋼的硅鋼片后,海峰鋼鐵廠積壓的庫存越來越多。
那些原本準備高價出售的硅鋼片,現(xiàn)在連正常價格都賣不出去。
辦公室里的電話鈴聲刺耳的響起,老陳拿起話筒,電話那頭傳來廠長焦急的聲音。
“老陳,庫存情況怎么樣?”
“不太好,廠長?!?/p>
老陳看著墻上密密麻麻的庫存表。
“硅鋼片積壓了兩千多噸,按照目前的銷售速度,至少要半年才能消化完?!?/p>
電話那頭沉默了片刻,只剩下輕微的電流聲。
“想辦法處理掉,哪怕虧本也要清庫存?!?/p>
與此同時,安明市機械廠的會議室里,氣氛壓抑得讓人窒息。
會議桌上擺著一堆退貨的錄音機,有些外殼已經(jīng)開裂,有些按鍵失靈,還有些根本無法正常播放。
“到底是怎么回事?”
安明廠的廠長老劉拍著桌子,聲音在會議室里回蕩。
“咱們花了這么多錢,挖了這么多人,生產(chǎn)出來的東西連人家的一半水平都達不到?”
技術科長馬明華低著頭,手里拿著質(zhì)量檢測報告。
報告上密密麻麻的數(shù)據(jù)顯示,他們生產(chǎn)的錄音機在音質(zhì)、穩(wěn)定性、外觀等各個方面都遠遠落后于新陽廠的產(chǎn)品。
“廠長,主要是核心技術咱們還沒完全掌握。”
馬明華的聲音很小,幾乎聽不清楚。
“那些從新陽廠挖來的技術員,掌握的都是皮毛,真正的核心工藝他們也不知道?!?/p>
老劉重重的坐回椅子上,椅子發(fā)出吱呀的響聲。
他點燃一根煙,白色的煙霧在會議室里緩緩上升。
“現(xiàn)在怎么辦?繼續(xù)生產(chǎn)下去,每臺都是虧本買賣,停產(chǎn)的話,前期投入的幾百萬就全打水漂了?!?/p>
窗外的春風吹過,會議室里的窗簾輕微擺動。
遠處可以看到工廠的煙囪,但今天沒有冒煙,顯得格外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