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即使小絨毛不介意花費能量在樂樂身上,它也只能幫他保持身體平衡,卻不能讓他停止難過。
在走進自己房間時,樂樂的眼淚落進了他的長期飯碗里。
樂樂想擦眼淚,但沒有空余的手;想把飯碗放桌子上,卻意識到自己不夠高。
連豎直靠墻的行李箱對樂樂都太高了,而且行李箱表面凹凸不平,碗放上去很容易滑落。
樂樂悶悶地說:“我好像只能坐在地上吃?”
不然就得把碗放在床上,他站著吃。但樂樂記得媽媽對他強調(diào)過“不要在床上吃東西”。
小絨毛:先將就坐地上叭,把這一頓對付了再說。用餐姿勢的重要度排在填飽肚子之后。再磨蹭下去飯菜冷了吃了鬧肚子,即使那對夫妻及時送你去醫(yī)院,受罪的也還是你。
小絨毛:雖然我可以用能量幫食物保溫,但看樣子在你成年之前我花能量的地方還多,你給我節(jié)省點。
樂樂猶豫了幾秒鐘,還是坐到了地上。
其實自從父母死后,樂樂已經(jīng)習慣了坐地上、飯前不洗手、不天天洗澡換衣服。
即使樂樂有這么做不對的意識,但受限于客觀條件,他實在沒能力繼續(xù)維持父母教他的生活習慣。
實際上,樂樂甚至感覺自己已經(jīng)開始有些記不清楚那些被爸爸媽媽反復強調(diào)、糾正的習慣。
樂樂已經(jīng)學會了使用筷子,
但用得還不熟練。
尤其狄甘給他的筷子即使成年人使用也偏長,而且滑。
所以樂樂夾不起豆子,夾不起粉條,
也夾不起飯粒。
如果是父母還在時,
樂樂一定會鬧著要換成勺子,但他知道現(xiàn)在他即使鬧也不會有用。
樂樂呢喃著問小絨毛:“你活了,爸爸媽媽也會嗎?”
樂樂被安排的小房間在角落。
當門完全敞開時,坐在這房間內(nèi)只能看見客廳的一小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