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驚呼:“你怎么借的都是這些雜書?雖然說下一次秋闈還有三年,你也不能大意啊。”
今年的秋闈他們府學高中了兩個舉人,進來了十來個新人,孫明義已經(jīng)是府學里的“老人”了,和他搭話的黎舟和他是同一年進府學的,兩人之前交情不錯,今年他們雙雙落榜,孫明義還好,黎舟頗為沮喪,尤其是看著孫明義得了知府大人的青眼,可以自由進出林府,從林府借書之后,黎舟的心態(tài)就有些失衡了。
明明他們是差不多的,憑什么孫明義可以得到知府大人的另眼相待?
放眼望去,府學里有此特權(quán)的只有孫明義一人,為什么呢?黎舟想不明白,孫明義不是府學中最年輕的,不是家世最好的,不是家世最可憐的,功課一般,長相也一般,沒有什么突出的地方,他何德何能?
有知府大人的看重,孫明義就算今年秋闈落榜也不要緊,下一科幾率就大了,哪怕一直不中,有知府大人的看重也不會一直是個籍籍無名的秀才。
孫明義:“我對水利感興趣?!彼璧倪@三本書,有一本是水利大家的手札,另外一本山川游記,一本算數(shù)。
他也沒想到知府大人府中有如此多雜書,每一回去,都恨自己看書太慢,想看的書又太多,每次到了借書的時候就要面臨十分艱難的選擇。
黎舟呵呵笑了一聲:“還是你機靈?!?/p>
知府大人著手修了霖海府和部分縣的溝渠,明眼人都知道,知府大人現(xiàn)在是要動手修其他縣的溝渠了,孫明義這是投其所好,也是他當初機靈,找了個好差使,到如今還在大人身邊待著,時不時還能跟在知府大人身后實地考察。
到如今,當初一起被大人拉壯丁的府學學子們早就有了區(qū)別,有的人被知府大人使喚著使喚著就變成了邊緣人物,也沒有什么在大人面前露臉的機會,而有的人辦事得力,得到了大人的賞識,從一個秀才被提進了衙門,有了公差,吃上了皇糧,對于科舉無望的他們來說,這是最好的選擇了,還有的人,比如孫明義得到了大人的看重,他們私底下猜測,他要是能把握住機會的話,他或許能夠被知府大人收徒。
那是多么大的榮耀??!
不管大人有多年輕,是不是比他們年紀大,在這種時候是不光看年齡的,以他六元及,之后再指點他有哪里不足。
一般的師父能做到的也就是這樣了,所以孫明義不敢說。
那樣他覺得有些人真的會失去理智對他做點什么。
他心里也是想過,是不是大人真的有收自己為徒的意思,但他不敢問,怕唐突了大人。
孫明義知道別人說他何德何能,他自己也是這么想的,他實在沒有這方面的自信,他真的有這么幸運被大人看中嗎?
在孫明義的患得患失中,金陵薛姨媽收到了王二太太退回來的東西,里面有送出去的匣子,她看了看,里面的銀票原封不動的退回來了,一起退回來的還有一封信。
她把信給薛寶釵:“你看看你姨媽在信上寫了什么?”
薛寶釵匆匆打開信,看了一遍:“……姨媽在信上說,姨父迂腐,府中大老爺又趁機鬧了起來,這回幫不上忙,就把銀票退回來了,說讓姨媽把銀票給舅舅幫忙走動?!?/p>
薛寶釵眉頭緊蹙。
為了面子圓過去,王二太太還忍痛掏了一些東西出來。
但哪怕她說的再好聽,薛姨媽這個時候也不會把她送來的東西放在心上,她沒忍住抱著薛寶釵哭了一場:“你姨媽她這是不想幫我們忙呢,榮國府是他們二房當家啊?!?/p>
薛寶釵平時穩(wěn)重懂事,但這時候也陪著她掉了淚。
只有薛蟠撓了撓頭:“姨媽說的應(yīng)該是真的吧,表哥中舉了,他才是大房嫡子,自然不甘心權(quán)利旁落。”這點薛蟠還是知道的,比如他就是薛家長房一脈,在守孝期間族中生意是叔伯們管理,等他出了孝,人也長大了,就收回來了,雖然還是讓管事、掌柜們管,但他們?nèi)缃駞R報的對象是他。
而且薛蟠也不把這事看的太嚴重:“姨媽說的沒錯,有舅舅幫忙也能把事解決,這銀子就送給舅舅一塊幫忙打點好了?!?/p>
看他這樣不當回事兒,薛姨媽沒忍住,輕輕拍了他幾下:“你看你鬧出了多大的事兒!”要送給二哥,肯定不能就只送三萬兩,還要多送一些,這點薛姨媽不當回事,銀子他們家是不缺的,只是這事一直拖著沒有好消息,薛姨媽實在擔心不能圓滿解決。
薛蟠覺得自己無辜:“當時我們喝了酒打起來了,我也被他打了,我哪知道他這么脆弱,就打了他幾下,他就不行了。”
薛寶釵看他這樣,眼淚流的更兇了:“哥哥你下手該有分寸才是,你要是出事了,你讓我們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