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掙錢以外,皇上還要防著太上皇真的有了廢掉他,扶持更聽話的其他皇子繼位的想法,所以他要壯大自己的力量。
而這天下,對皇上最有威脅的就是被太上皇和甄家、勛貴、江南本地大戶們牢牢把持的江南。
林如海從揚州回來了,巡鹽御史位上皇上安排了一個自己的心腹,這是他目前在江南唯一的高品級官員,新巡鹽御史上任之后只傳回了一封信,信上的情況不太好。
他被排擠了。
到時候他能如期交上足額的稅銀嗎?
要是不行,他這個位置就坐不穩(wěn)了,到時候會是誰的人接任就不好說了。
所以林燁升官很快,上任沒多久因為修撰歷史文獻、改進翰林院藏書分類排放方法,提高大家找書放書速度有功升到了正六品翰林院侍講。
這時候,同科的其他進士們剛通過了庶吉士考核,走馬上任來到翰林院,卻得知狀元郎升官的“好消息”。
他們:“……”
這個陰影過不去了是吧?!
黛玉做東不請自來
不單單是林燁深有感觸,林如海也時常嘆息。
隨著太上皇身體越發(fā)好轉,他在太上皇那里能待的時間越來越短了,而且他至今沒有見到太上皇的面,都隔著屏風,只能聽音。
這說明太上皇或許已經(jīng)不認為他是自己的心腹了。
林如海只能苦笑。
跟他相對應的,就是勛貴、義忠郡王、九皇子等人的恩寵越發(fā)盛了,時常伴駕。
還有京營節(jié)度使以及其他京城掌有兵馬的人,時不時就會被召進宮,去和太上皇說話。
皇上的權利確實在收縮,林如海還得慶幸,慶幸他從揚州回來了,不然他會比現(xiàn)在更難做。
現(xiàn)在他頭上還有人頂著,在揚州,鹽稅都是他主管的。
所以他非常贊同兒子去外地任職,他還年輕,與其在京城直面風波,隨時可能被波及,不如去外地做些實事,積累功績,日后回來就能坐高位。
不過林如海并不希望兒子去江南,那地方將會變成一個另類的戰(zhàn)場,危險是肉眼可見的,雖然做好了確實能立大功,但身為父親,他沒發(fā)不看風險。
太上皇終究是年紀到了,他們還是有盼頭的,就是要小心些,別在這段時間折戟沉沙。
所以林如海打算低調起來了,不僅僅是他,林家都要低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