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山聞言激動道,“這玩意兒要真這么值錢,你可得拿穩(wěn)咯!”
蘇文撫摸著這件北宋汝窯,點點頭:“您放心,我就算把自己摔死,也傷不了它?!?/p>
將這件北宋汝窯小心放在一旁的貨架上,蘇文覺得這四件瓷器已經(jīng)足矣。
要是重器太多,反而影響整體市場行情,于是便走向那一堆書畫古玩。
實話實說,瓷器這方面,蘇文還能靠著僅有的知識鑒賞個大概。
但是書畫對于他來講,就相當(dāng)于兩眼一抹黑。
轉(zhuǎn)了一大圈都沒有心儀的書畫作品。
倒不是這些東西不好,實在是他不知道哪些值錢哪些不值錢。
而書畫造假從古至今可都是十分盛行。
真要是拿了贗品出去鑒定,想想都丟人。
又假裝逛了兩圈,從卷畫里邊找到一幅紙張泛黃的枯木石畫,旁邊還有其他文人的題字。
分別是黃庭堅和米芾…
我去!
這畫蘇文倒是不認(rèn)識,不過黃庭堅和米芾可是如雷貫耳。
能讓這兩位文豪親自題字,這幅畫要是真的,絕對大有來頭。
那還猶豫啥,蘇文趕緊把畫重新卷起來,然后跟汝窯一起放在貨架上。
接下來蘇文又翻找出兩本小巧的字帖。
一本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字體飛揚,蒼勁有力。
最重要的是落款居然是趙孟頫,這可是古代公認(rèn)的書畫大拿!
也不用管什么真假,直接收好就行。
剩下一本字帖上邊的字,形如游龍,應(yīng)該是草書。
所以上面的字,他沒幾個認(rèn)得,唯一認(rèn)識的就是落款王羲之。
算了,拿下吧,反正也不占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