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紛紛思考著余昊然的話。
實話實說,這個想法真的非常大膽。
從第一代機誕生之初,到現在的第五代機登堂入室。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空軍,是從螺旋槳飛機直接跳到第三代戰(zhàn)機。
這完全不是簡單的加減問題,就算相隔一代的戰(zhàn)機,它們之間所存在的鴻溝都是非常巨大。
因此建設空軍,所有國家都會選擇一步一個腳印的緩慢發(fā)展。
如今余昊然所代表的空軍提議,直接越過前面兩代,最少從殲10系列開始裝備部隊。
簡直就是前所未有的嘗試??!
想到這些,參與過戰(zhàn)斗機出口工作的關國維忍不住問道:
“余處長,實話實說,咱們也想一步到位讓那邊能列裝最先進的戰(zhàn)機?!?/p>
“但是飛行員的培訓,并非一朝一夕,如此激進的做法,這步子,是不是邁得有點大?!?/p>
話音剛落,張少成補充道:
“不僅如此,就連地勤、塔臺以及飛機維修等方面的人才,都得重新進行系統性培訓?!?/p>
“這個時間成本,同樣需要考慮進去?!?/p>
聽聞直接上教練-10,蘇文肯定有所意動。
要是能親眼看到那邊的空軍指戰(zhàn)員,開著這種飛機翱翔天際。
那簡直就是不枉此生啊。
不過作為軍事小白的他,可不敢在這些專業(yè)人士面前提什么想法,畢竟他們才是專家。
對于兩位裝備口前輩的意見,余昊然認真的聽取,并做好了相應了記錄。
只不過對方能想到的事情,空軍參謀部肯定都想到了。
于是稍作沉吟,余昊然便解釋道:
“關司長和張?zhí)庨L提的意見的確有道理,直接上三代機,是有些許冒險的成分在里邊。”
“但是如今咱們的陸航以及海航部隊,已經沒有幾架能起飛的二代機了。”
“就算勉強能升空,其使用壽命以及維護難度,同樣巨大。”
“而那些一代機,現在是完全沒有升空的可能?!?/p>
余昊然說的這些同樣是現實問題,老古董的維護難度,并不比那些新飛機簡單。
相反,因為各項零部件的老化,維護頻率反而會呈指數上升。
別到時候飛行兩小時,趴窩幾個月,那么這種飛機帶去那邊的意義又是何在?
“至于大家所考慮的代差問題,咱們的殲10系列,按照飛行員所反饋的信息來看,其上手難度,比很多一代、二代機更為容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