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令,朕看你久久不語,可是有了主意?”
房玄齡道:“諸公爭論這許久,臣也在思考此事。
發(fā)現(xiàn)前人不曾發(fā)現(xiàn)的問題,解決前人沒有解決的問題,這就是治理,治理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
朝廷治理的責任,不能推給商賈,故臣以為,當設立市舶司和織造局,同時還要立法,規(guī)范管理對外商貿(mào)以及外商的問題?!?/p>
馬周道:“臣附議!
之前要做新預算,也說是沒有先例,玄成公那句話說得好,沒有先例就開創(chuàng)一個先例,若是可行,那就是造福后世的慣例。
他今日抱病,若是來了,也必定會贊成陛下此舉?!?/p>
李承乾道:“臣也附議!”
理屈無力辯駁,眾大臣哪怕心有不甘,也只能跟著一起附議。
李世民滿意點頭,武力也可以推行下去,可手段太過強勢,朝野上下彌漫一股惴惴之氣,并不適合治理,他還是傾向于大臣點頭,君臣一同將政令逐步落實。
“陛下,太子殿下東宮只一個太子妃,不符合朝廷規(guī)制,皇后殿下逝世,陛下應當為太子殿下安排,綿延子嗣?!?/p>
這是要給他選妃?
李承乾頭皮發(fā)麻,他一個現(xiàn)代人跑古代來,三觀不合,娶妻完全搭伙過日子,一個太子妃他覺得夠了,他們夫妻兩個和尚挑水吃,再添幾個,水沒得吃,還會后院起火。
“中書令,早朝議的是朝廷大事,是天下蒼生的福祉,孤的私事就不用占用早朝時間。”
李世民看向李承乾,蹙了蹙眉,不愿意選美,不會是還喜歡男的?那個稱心?
韋挺道:“太子殿下,天家子嗣綿延,怎會是私事?臣附議!”
沒等李承乾開口,就是接連一堆附議,李世民抬手示意眾大臣歸位落座。
“太子,東宮只太子妃一人的確有些少了。
此事,是朕疏忽了,朕讓貴妃辦一場賞花宴,為你細心挑選幾個充入東宮。”
李承乾忙起身向皇帝拜了一拜,道:“陛下,太子妃有妊,臣不患無嗣,納妃一事,臣不愿意?!?/p>
李世民真想扒開李承乾腦袋,看看李承乾腦袋里裝了些什么東西,前朝大臣才不會關心太子子嗣綿延的問題,是看中了太子地位穩(wěn)固,想要塞女兒進東宮,與未來新君進行姻親綁定。
“諸卿提議甚好,只是咱們太子和太子妃新婚燕爾,暫時不愿納妃,此事暫且擱置。”
成婚四年的新婚燕爾,眾大臣不言,您是皇帝,您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