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功課,紙上談兵,右庶子的贊譽,臣發(fā)自真心覺得自己不敢當?!?/p>
李世民來了興趣,忙問道:“那依高明看,什么樣的人才是堪大用之人?”
李承乾頓了一頓,道:“一個人是否能堪大用,很多時候由不得他們自己,只能因時因勢而變。
能用了就用,用不了放棄。”
李世民點點頭,繼續(xù)追問道:“怎么就是一個因時因勢而變?”
李承乾幽幽一笑,道:“拿臣舉例,暫時還是一個能用的太子,太上皇與皇后喪期,陛下都命臣暫理政務。
哪一天陛下有了更加優(yōu)秀的兒子,臣與時勢相悖,陛下起了廢太子的心思,或者臣幾位兄弟之中,有人能效仿陛下玄武門之變,臣成了第二個息隱王,臣自然就不堪大用了!”
“你……”
又是玄武門,好不容易壓下去的火氣,被撩撥起來,成功讓李世民想起來,他過來是找場子的。
“太子,你可真會舉例??!”
李承乾聽出了言語中的咬牙切齒,卻不以為然,大唐王朝就沒幾個正常登基的原裝太子,他也不認為他魂穿回來能改變歷史結局。
“萬事皆有可能,況且……”
“況且什么?”
李世民壓著xiong口亂竄的怒火,道:“太子最好給朕一個合理的解釋,否則朕非拿鞭子抽你一頓不可?!?/p>
李承乾道:“息隱王妃出身滎陽鄭氏,朝中以裴寂、封德彝為首支持息隱王的官員多半出自山東世族。
陛下之肱骨如長孫無忌、杜如晦等人出自關隴世族。
玄武門驚天一變,表面看是秦王與太子圍繞帝國最高權力之爭,內(nèi)里實則是關隴世族與山東世族圍繞最高權力進行的一場博弈?!?/p>
“封德彝是前太子的人?”
李承乾頓了一頓,當下還在貞觀十年,封德彝雙面間諜屬性是在貞觀十七年才被父親得知的,貞觀十七年之前,父親一直以為封德彝是自己的人。
“臣幼年得翁翁疼愛,時常出入太極殿伴駕,封德彝曾向翁翁進言,秦王不可不防。”
李世民氣結,道:“那你怎么不及時告訴朕?”
李承乾道:“臣那時才五六歲,根本就不曉得這話什么意思。
再說了,這種搬弄口舌是非的事情,并不符合臣所受的教養(yǎng)。”
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