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醫(yī)道:“一時郁結攻心,臣施針過后,殿下很快就能醒來,陛下安心?!?/p>
郁結于心,李世民心下生了幾分愧疚,他這日子處處擠兌,故意在人前下李承乾的面子,這小子面上裝的不在乎,實則都憋在心里了。
少時,李承乾緩緩蘇醒,只見殿內跪了一片的人,父親在榻上落座。
李承乾從榻上爬起來,卻被李世民制止,道:“不必多禮,好生歇著?!?/p>
妻兒不知跪了多久,李承乾哪里歇的了,他目光落在蘇氏和李象身上。
“陛下,千錯萬錯都在臣,太子妃和象兒無辜,東宮伺候的無辜,不與他們相干,求陛下治臣之罪,不要牽連他們?!?/p>
李世民:……
“高明,阿耶在你心中就那般麻木不仁嗎?”
他掃了眼跪在地上的眾人,道:“起來吧!”
蘇氏看夫君與皇帝生了誤會,忙道:“殿下誤會了,陛下掛心殿下身體,妾身等人驚懼,陛下關心則亂,不曾注意到妾身等人還拘著禮?!?/p>
李承乾注意到了雙眸哭的通紅的李象,從榻上坐起來,招手示意李象上前,李象畏懼皇祖,對父親的親近最后還是大過了對皇祖的畏懼,三兩步上前撲到父親懷里。
李象不過七歲,一場大病過后父親疼愛他入骨,他怕又是一場大病,父親變成從前那個冷冰冰,兇巴巴的父親,更怕連兇巴巴的父親都沒有了。
李承乾攬著兒子,輕拍李象背心,由著李象在自己懷里哭鬧,曾幾何時,他也是這樣窩在爸爸和媽媽懷里哭鬧,無聲傾訴委屈,哪怕他骨子里的靈魂已經(jīng)千歲有余。
這一幕太過熟悉,李世民也陷入回憶,他和觀音婢有三子四女,女兒是嬌客,他疼愛有加可男女有別,不會太過親近。
三個兒子,青雀入懷,哪怕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分府別居,也時常撲倒在他懷里撒嬌,雉奴年幼自不必說。
只有李承乾,這個長子似乎從未入懷。
李承乾幼時,他時常在外征戰(zhàn),又忙于同李建成、李元吉的爭斗,能分給兒女的精力十分有限。
青雀早年被出繼,他有愧于青雀,加之青雀嘴甜討喜,李承乾和青雀同時在場時,他總是更加關注青雀,下意識忽視李承乾。
天家重長子,他對李承乾寄予厚望,教導嚴格,不茍言笑著多,李承乾對他尊敬有余,親近不足,哪怕親近也總透著些小心翼翼。
觀音婢最疼李承乾,從前他不懂,如今卻是明白了些許,因為他忽略了李承乾,觀音婢勸不動他,便只有自己多疼一些李承乾。
李象哭的差不多了,腫著眼睛抬起頭看向父親,確定父親沒變。
李承乾替兒子擦了眼淚,道:“阿耶這里哭過了,回去不能再哭了,外頭冷,臉會皴的?!?/p>
李象點點頭,換做往常他肯定要留下,可皇祖在這里,他知道皇祖和父親有話要說,便乖巧的告辭,回自己的宜春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