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衍腦子很靈活,但畢竟不是科班出身,有時候難免入戲要慢一點。
如果換成別的年輕演員絕對壓力山大。
不過這部電影都是斯派克-李為李衍量身打造的,“神仙姐姐”和“發(fā)哥”也都是李衍找過來的。
導演和主演都沒問題,李衍自然是隨便發(fā)揮了。
好在這部戲也不是太難,大部分場景在生活中都能找到映射。
劇情來到第二天,李衍也是漸入佳境。
中餐館里。
圍著圍裙的“發(fā)哥”一邊和面一邊詢問李衍的課程情況。
華人父親望子成龍,不想自己的兒子走自己開餐館的老路。
所以對孩子的學習非常上心,“發(fā)哥”希望李衍通過學習能當上律師或者醫(yī)生,這也是華人完成階級躍升最常見的方式。
李衍則是一邊應付自己的老爸,一邊看著墻上電視機中播放著的nba比賽。
“發(fā)哥”在電影中飾演的角色也是一個籃球迷,李衍對于籃球的興趣正是從小跟著“發(fā)哥”一起看球培養(yǎng)起來的。
不過看球歸看球,自己的兒子想以籃球為職業(yè),“發(fā)哥”是萬萬不樂意的。
這也很能引起大家的共鳴,不僅僅是華人,在中國甚至整個東亞地區(qū)對孩子的教育都是非常重視的。
踢足球、打籃球這類被認為不是正途。
李衍飾演的主角也知道很難改變這樣的看法,因此沒有把自己的想法跟父親進行溝通。
整個唐人街,只有青梅竹馬的“神仙姐姐”知道李衍的夢想。
李衍每天放學后留在籃球場練球,而“神仙姐姐”也是在旁陪伴。
回家晚了,李衍便拉著“神仙姐姐”給“發(fā)哥”解釋,是學校布置的作業(yè)需要完成。
“神仙姐姐”是學霸,“發(fā)哥”沒想到她會為李衍打掩護,因此一直沒有懷疑。
李衍的身體素質很好,在籃球上很有天賦。
然而籃球畢竟是黑人占主流的運動,就連白人在籃球場上都要受歧視,更不用說李衍這樣的亞裔了。
所以盡管李衍的球技很好,但是在高中校隊并不受重視。
隊內有小團體打壓李衍,在比賽中故意不跟李衍打配合。
教練也誤會李衍不夠團隊,不重用李衍。
面對這樣的困境,李衍始終沒有放棄,他一直默默地磨練自己的技術。
李衍獨自的高強度加練引起了伊塞亞-托馬斯飾演的前nba職業(yè)球員,現紐約大學籃球隊球探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