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雞摔斷腿,老太太入院
蘇宇惡狠狠呸了一口唾沫,骨子里看不起對方,倒不是因為蘇斌是他的敵人,也不是因為兩家關(guān)系不好,而是這家伙行事作風(fēng)不擇手段。
陰險之輩,蘇宇懶得與其為伍。
不過蘇宇奶奶摔斷腿是怎么回事?他確實不知道,他決定還是問個清楚,于是他去了老院。
黃夙娥,大嫂,幾個孩子,還有母親劉玉芝,都在。
蘇宇問起了他奶奶摔斷腿的事。
“還能是因為什么?她去養(yǎng)殖場找老三家,回來時見四處無人,她竟然用拐棍,打死了一只雞,去撿雞時,被公雞撲過來攻擊,不慎摔倒了?!?/p>
“雞?我記得養(yǎng)殖場的雞鴨鵝都賣了啊,幼苗還沒送來,哪來得雞?”
“哦,是賣啦,但留下了十來只,已經(jīng)下蛋的雞,是村長說留下的,過年時殺了,給辦不起年夜飯的貧困戶,一起吃年夜飯時,吃大鍋飯用的。”
大鍋飯,其他村還在吃,只有三水灣,馬家灣,這種靠近大山,距離種地土地較遠(yuǎn),來回折騰不方便的村莊,施行各回各家吃的政策。
總之多種原因吧,一開始三水灣也吃過大鍋飯,那時候即便再不方便也要響應(yīng)國家號召。
可等都接受吃大鍋飯了,有那么幾個處于事實考慮,確實不方便的村莊,允許各回各家吃飯,也是存在的。
就比如這陣風(fēng)就是有知青而興起的,起初是知青來了,啥也不會,還要跟著白吃白喝,村里人有意見,甚至一言不合就鬧騰。
村支書迫于無奈,就想辦法把知青和村民分開吃,有的是知青在村里沒有地方落腳,只能在村外臨時蓋個房子,這樣來回跑著去大食堂吃飯,著實不方便,處于事實考慮,上報公社,得到了允許。
再往后就是吃大鍋飯沒數(shù)導(dǎo)致的了,就比如某些村,整天大魚大肉,大白饅頭吃,等吃光了,沒飯吃了,全村跟著挨餓。
您要是問為什么?難道村支書啥嗎?那還真冤枉人家村支書了,上級要求,為確保生產(chǎn),要提高伙食標(biāo)準(zhǔn),反正吃的又不是自家的東西,誰會心疼?那就吃唄,村長攔著不讓吃,那不是得罪人嗎?
這就導(dǎo)致一點數(shù)沒有,前半個月海吃,下半個緊吃。
最后發(fā)現(xiàn)還不如人家知青,因為知青糧食是分好的,各自吃各自的,當(dāng)然不會浪費,因為不夠了,他們就需要自己想辦法了,誰會浪費?
所以干脆有人提議,分開吃吧。
這才有了某些村子,不吃大鍋飯的現(xiàn)象,但在當(dāng)下,這絕對屬于極少數(shù)。
即便三水灣村不吃大鍋飯,但大鍋飯的爐灶,工具,都在,隨時可以繼續(xù)吃。
過年時大鍋飯還是要吃的,當(dāng)然你可以不參加,參加你就需要湊點東西,聚在一起吃。
別看三水灣村比其他村強太多,但依舊有人過年吃不起一頓餃子,老支書為他們考慮,留下十來只雞,又能下蛋,又能當(dāng)做年夜飯,可謂是考慮周全了。
當(dāng)然,老支書是以為養(yǎng)殖場很久后才會恢復(fù),才讓人留下的幾只雞,否則冬天再留下也來得及,可誰能說的清,這場干旱啥時候過去呢?
這給人喝水興許不夠,給雞,少量點水或者尿都足夠了。
偷雞摔斷腿,老太太入院
“那她這不是去偷雞嗎?村里就不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