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薛大小姐向來脾氣大,什么時候?qū)W會體貼人情了?”
忽然憶起那年,他初來薛府借讀,和薛大小姐爭執(zhí),被她擲來《詩經(jīng)》卷軸砸中,自己負氣踹檻而去。
今年他忙著在瑯?gòu)珠w苦讀,備考縣試,倒是少有機會見到這位薛大小姐。
青石板路上,
只有他孤身一人的腳步聲,在空曠的街巷中回蕩。
卯時一刻的江陰縣光陰未明,街道寂靜,尚在薄霧中沉睡。
江州素稱“文粟之鄉(xiāng)”,乃大周圣朝江南豐穰之地,沃野千里,物阜民豐。
其間江陰一縣,尤以文脈名動州府——府試登榜者十之有三皆出此邑,青衿云集,文墨盈巷,儼然江南文樞。
踞縣城龍脊之處的江陰文廟,文河九曲環(huán)抱,青銅文鼎聚一縣文氣精髓。
每逢寅日,文廟檐角蹲獸都會吞吐才氣,凝成紫霧紫霞氤氳。
唯有縣試啟闈,或龍?zhí)ь^、端午、中秋等文會盛典之際,方啟文廟朱門。
此外,積累萬點道行,也可叩請入廟悟道。
文廟泮池三座青石文橋凌波而跨,石欄上陰刻著科榜名錄。橋面,早被經(jīng)年累月往來的儒生布履,磨得鏡平。
此刻晨色漸起,颯颯風(fēng)聲,恍若千載光陰正從青石板間潺潺流淌。
江行舟方欲舉步過橋,猝然一陣冷風(fēng)直灌丹田,令他如墜冰窟般僵滯。
“這股冷冽威壓莫非是妖氣?”
他咬牙壓下心頭驚駭,目光瞥見泮池水面異動——
“嘩啦~!”
水面驟裂,浮起一頭丈余長的“赑屃文龜”,倒刺龜甲刮蹭橋柱,發(fā)出金戈般的鏗響。
它琥珀豎瞳寒光迸射,爪尖纏絞的文藻碧絲,令人不寒而栗。
少年霎時寒毛倒豎,踉蹌退步。
忽然想起此龜來歷,
“《江陰縣志·靈獸卷》載,此赑屃乃前朝江陰縣令以文氣豢養(yǎng)靈龜,五百年來吞食河妖蝦兵鱉將無數(shù)。而今蟠踞文河泮池,已成江陰文廟鎮(zhèn)守靈獸。”
他連忙躬身手持一枚裴老夫子所賜玉牒,深揖一禮,“學(xué)生江行舟,求謁文廟書山!”
話音未落,
赑屃文龜喉底發(fā)出悶雷似的低嗚,眼中兇光煞氣漸斂,搖頭擺尾,尾鰭掃起的濁沫,沉入文河。
直到龜影沒入池,威壓消散,
江行舟方覺衫襟已被冷汗浸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