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貴妃又問,“伯父身體可好?”
“想來不壞,聽說這一回就是要上書乞歸老。”
“好,好?!惫F妃眼圈微紅,又坐了回去,半晌才將情緒收斂,笑道,“大父當(dāng)年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p>
當(dāng)年郭子儀上書,請求皇帝遣使巡撫河西、安西之地,還舉薦了自己的侄子郭昕。誰知道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直到建中二年六月,郭子儀病逝之后,借道回鶻的安西使者才風(fēng)塵仆仆地趕到長安。
那時郭貴妃只有三歲,可是家人們那種悲喜交加、無法形容的神情,卻給她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如今總算是有了好消息,祖父泉下有知,也當(dāng)含笑了。
又過了一會兒,郭貴妃徹底冷靜下來,這才抬頭看向掌事女官,“來報信的是誰?重賞?!?/p>
掌事女官點頭應(yīng)下,過去發(fā)了賞錢,把人打發(fā)了。
等她回來,郭貴妃才看著眼前的雨幕,皺眉問,“是我們派人去打探的消息,還是他自己來的?”
掌事女官知道郭貴妃素來謹慎,不愿做這窺伺帝蹤、打探機密消息的事,連忙道,“娘子放心,是他自己來的,奴已問過了,說是各處都得了消息,不獨我們這里。”
郭貴妃聞言,眸光漸漸變得沉靜,又轉(zhuǎn)頭去看雨。
是這皇宮就是四處漏風(fēng),還是皇帝故意放出的消息?
她恍惚了好一陣,才又回過神來,問道,“還有別的消息嗎?”
“有的。”掌事女官方才是挑著要緊的、或者說郭貴妃最關(guān)心的部分說,這會兒聽她問起,就從頭將那小內(nèi)侍送來的消息說了一遍。
“這……”郭貴妃聽得目瞪口呆,“這說的到底是軍情,還是話本?”
女官其實也很震驚,不過她們在宮里服侍人,第一條就是要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不管面對什么情況都能保持本分,所以直到郭貴妃開口,她才跟著附和道,“可不是?奴心里也犯嘀咕呢??蛇@是從紫宸殿出來的消息,總不會是假的?!?/p>
郭貴妃一怔,忽然有些明白皇帝為什么要故意往外透露消息了。
這種事,不論真假,拿到朝堂上議論都不合適,最好是當(dāng)成小道消息來傳。至于真不真、信不信,恐怕要等安西軍的使者進京,才能見分曉。
想到這里,郭貴妃又忍不住輕輕嘆了一口氣。
郭昕還活著,還能歸老長安,這自然是好事。但背后牽扯的事情太復(fù)雜,對郭氏來說,也不知是禍是福。
作為安史之亂后挽天之傾、連肅宗都親口稱贊過“吾之家國,由卿再造”、甚至被德宗尊稱為尚父的社稷之臣,郭子儀的功績無需贅言,可以說是做到了人臣之至。
更難得的是,他不僅能立下不世功勛,而且還能功成身退、終保令名。郭氏一門也由此顯達,與皇室代代聯(lián)姻,女兒嫁給皇子、親王,兒子尚公主、郡主。
但越是接近權(quán)力的中心,就越容易被卷入漩渦之中。
而且時至今日,安史之亂帶來的陰影已經(jīng)逐漸散去,現(xiàn)在這個皇帝沒有經(jīng)歷過那些驚心動魄的離亂,又年輕氣盛、銳意進取,一心收攏權(quán)柄,看到郭氏的權(quán)勢與顯赫,就難免會覺得礙眼了。
所以郭貴妃明明是正妻,先后做了廣陵王妃和太子妃,但等到丈夫登基了,卻只被封為貴妃。
外間傳言說是因為皇帝多內(nèi)寵,怕被皇后轄制,因此才不冊封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