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啊?”有玩家不理解。
目前的俘虜中,吐蕃人是最少的,難得把三千人堵在這里,肯定都能抓到,就這么放走可惜了。
對此,趙貓貓有自己的想法,“把人放回去,下次才好繼續(xù)薅羊毛啊。直接把羊殺了,以后還得去找新的肥羊,多麻煩!”
疏勒城可不是旺拉布的駐地,人家有自己的地盤,這回只是來搞支援的,沒想到差點回不去了。想想看,把人殺了,吐蕃那邊雖然一時混亂,但換個將軍就是了。但把他放回去,以后玩家真打到他家門口了,旺拉布是寧死不降呢,還是會行個方便?
像這種能屈能伸的吐蕃將領(lǐng)不多見,得珍惜。
反正除了回程的口糧,他們這次帶來的其他東西旺都拿出來議和了,連軍馬和甲胄都留下了,這么大的誠意,安西軍當(dāng)然也要表示表示。
這么一解釋,玩家頓時都懂了。
于是等旺拉布出城的時候,城里城外的玩家都來熱情相送,嚇得旺拉布以為是唐人反悔了,跑得比被鬼追還快。
……
旺拉布走得干脆,反而是納爾罕這邊,有些不好處理。
原因是這家伙太大方了。
他沒像旺拉布那樣,在一點物資上拉扯,而是直接帶著自己手下的全部兵馬和管轄的所有土地投奔安西軍,愿意成為他們的附庸。
要知道,身為被葛邏祿葉護(hù)分封到這片地方的頡利發(fā),納爾罕掌管的可不只是疏勒城,還包括附近的幾座城池,以及沿路的所有烽燧、驛站。其中最讓趙貓貓心動的,無疑是蔥嶺守捉所。
從西域進(jìn)入中亞的三條道路中,北道是經(jīng)碎葉城往西,而中道和南道,都必須要翻越蔥嶺。
更不用說,吐蕃入侵西域的西道,也是經(jīng)小勃律翻越蔥嶺進(jìn)入。
守住了這里,就等于是守住了整個西域的門戶。
正因為此處如此緊要,大唐才會在這里設(shè)置一座守捉所。不過隨著疏勒陷落,這里當(dāng)然也早就落到了敵人手中。只是趙貓貓原以為會是吐蕃人占據(jù)這里,作為進(jìn)犯西域的橋頭堡,沒想到居然在葛邏祿手里。
這不拿下,她晚上都睡不著覺。
但是俗話說得好,天上不會掉餡餅,世上也沒有免費的午餐,納爾罕愿意付出那么大的代價,當(dāng)然是因為他想要的更多。
其實從納爾罕本人的角度來看,他的要求絕對不過分,既愿意接受大唐的官職和冊封,也答應(yīng)在軍政事務(wù)上聽從安西軍的調(diào)遣,只不過是想要在這片土地上保持自治罷了。
這本來就是大唐管理這種異族部落的一貫方式,設(shè)置羈縻都督府,以夷制夷。
考慮到現(xiàn)在的安西軍跟以前不同了,納爾罕甚至愿意每年上貢一定的財物——其實就是變相的交稅,這可是大唐朝廷從未有過的待遇!
很有誠意,但趙貓貓是不可能答應(yīng)這種條件的。
大唐之所以要羈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足夠的人手來治理這么遠(yuǎn)的邊地,干脆讓他們自己管理自己。就算是設(shè)立安西四鎮(zhèn),也只管軍務(wù),而不插手地方上的事務(wù),仍由四鎮(zhèn)的王族自治。
但玩家是不存在這些問題的。
什么人手不足,什么地方荒僻,什么語言障礙,什么游牧民族不通禮儀……只要有心,統(tǒng)統(tǒng)都是不存在的!